突破困境,点亮治愈希望,刘振国教授谈帕金森病治疗新变革

发布时间:2024-12-16 15:12  浏览量: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除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等典型运动症状外,患者还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觉醒障碍等复杂多样的非运动症状,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诸多挑战。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类药物不断更新换代,在PD运动与非运动症状治疗中崭露头角,为PD治疗带来新希望。新一代MAO-BI甲磺酸沙非胺片具有双重抗帕机制,为攻克PD带来新契机。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刘振国教授,围绕PD的诊疗现状以及甲磺酸沙非胺片在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指导,为患者治疗带来更多参考。

刘振国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 科主任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委员

上海中西医结合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专委会主委

主持国家级项目 8项,其中重点研发1项,国自然面上7项

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等科技奖9项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医务工匠;上海市级劳模

解析帕金森病“隐秘的角落”,探索非运动症状的多元化干预

论坛报

帕金森病为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包括哪些方面?主要的干预手段有哪些?

刘振国教授:帕金森病(PD)作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运动功能,还伴随着广泛的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认知问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睡眠障碍(如失眠、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不宁腿综合征)以及疼痛等非运动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此外,精神症状与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在PD运动症状波动期间也会随之出现相应波动,进一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既往,在临床实践中常更加关注运动症状,对非运动症状的了解相对有限。但随着近期新型药物的研发与疾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非运动症状逐渐受到关注。目前,PD非运动症状治疗包括药物、非药物及生活方式干预三种。在药物治疗方面,针对抑郁、焦虑、便秘及睡眠障碍等不同症状选择不同,但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1-5。经颅磁刺激等非药物治疗也可用于治疗抑郁、焦虑和认知问题6。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改善睡眠环境、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缓解非运动症状。总体而言,PD非运动症状治疗模式多样,但在特异性治疗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值得一提的是,中西医结合方法的探索,有望为非运动症状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

挑战重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隐匿难题与诊疗困境

论坛报

针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目前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和挑战?

刘振国教授:PD的非运动症状治疗面临一系列难点与挑战。首先,医生对症状认识存在一定不足,临床实践往往更关注运动症状,而忽视了非运动症状。根据上海地区调研结果显示,高达77%患者反馈同时存在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但仅55%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得到医生关注,表明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对非运动症状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非运动症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大挑战。PD非运动症状种类繁多,包括情绪障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等,不同患者症状表现差异大,且患者常同时遭受多种非运动症状困扰,不同患者表现和严重程度各异。且疼痛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易与PD本身或其他疾病症状相混淆,还可与其他疾病或并发症状重叠,进一步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因此,单一治疗手段难以全面覆盖PD非运动症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药物、非药物、生活方式调整以及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方式通过“组合拳”形式治疗1

此外,部分治疗PD药物可引发影响睡眠,导致兴奋或出现精神症状等非运动症状,增加了疾病诊治的难度,但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故目前,对于PD非运动症状的治疗,需医生、患者以及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在提高非运动症状认知度的基础上,发展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MAO-BI三代“进化史”,解锁帕金森病治疗新优势

论坛报

近年来,MAO-BI类药物在帕金森病治疗发展迅速。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此类药物的发展历程?您认为此类药物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治疗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刘振国教授: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在PD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展历程标志着治疗策略的演变和优化。第一代MAO-BI司来吉兰以神经保护机制为特点,自80年代起便广泛用于临床实践,对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均有一定改善作用。第二代MAO-BI雷沙吉兰于2005年前后进入临床应用,与初代MAO-BI相比,其对MAO-B的亲和力及作用强度增强,在改善运动症状,尤其是“慢动作”以及抑郁、焦虑等非运动症状方面表现出色。且研究发现,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MAO-BI的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几率低于仅使用多巴胺能药物治疗的患者。

新一代MAO-BI甲磺酸沙非胺片的引入,进一步丰富了PD治疗的选择。与第二代MAO-BI相比,甲磺酸沙非胺片与MAO-B的结合力强近千倍,抑制强度达百倍,并具有可逆性结合特点。除作用于MAO-B外,甲磺酸沙非胺片还能作用于离子通道,通过阻断钠通道和抑制钙通道开放,减少谷氨酸能末端的过度活跃,从而减轻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对非运动症状,尤其是疼痛和睡眠障碍,以及抑郁、焦虑具有独特疗效8-11。

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MAO-BI已成为PD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可作为单药治疗,也可以与左旋多巴等药物联合使用,贯穿PD管理全程1。随着医学界对PD非运动症状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MAO-BI因其在改善非运动症状方面的潜力而受到更多的关注,未来有望进一步满足患者运动与非运动改善的双重需求。此外,MAO-BI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够延缓PD患者症状发展。在治疗早期PD时,MAO-BI显示出优于安慰剂的疗效,与雷沙吉兰相比,甲磺酸沙非胺片在改善UPDRS评分方面表现显著,且不良事件风险较低,治疗安全可耐受。

甲磺酸沙非胺打破“帕”境,双管齐下攻克“动静”难题

论坛报

甲磺酸沙非胺片作为新型MAO-BI类药物,在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方面展现出哪些应用前景和潜力?

刘振国教授:甲磺酸沙非胺作为PD治疗过程中一种新型多靶点治疗药物,在改善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UPDRS评分降低可达3.8分,显著延长患者“开期”达1.07h,显著缩短“关”期时间1.1小时12。在运动症状治疗方面,甲磺酸沙非胺对帕金森病患者“慢、抖、僵”以及步态问题均有积极改善作用,且在震颤和步态改善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对于非运动症状,甲磺酸沙非胺同样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症状方面,使HAMD评分降低0.57分13。在改善睡眠方面,与第一代MAO-BI相比,甲磺酸沙非胺作为新一代药物,可通过调控离子通道抑制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性,在临床多中心研究中展现出改善睡眠的优势,与基线相比,甲磺酸沙非胺可使患者ESS评分及PSQI评分分别降低24.7%和19.8%14,15。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对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效果也将进一步增强。此外,甲磺酸沙非胺还可通过抑制离子通道,改善疼痛的严重程度并缩短疼痛时间,其中疼痛的缓解79.7%来自直接药物作用,疼痛治疗次数减少23.6%16。

2024年MDS大会,一项研究针对甲磺酸沙非胺与雷沙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中国帕金森病伴症状波动的疗效进行比较17,结果显示,在中国PD患者中,与雷沙吉兰相比,甲磺酸沙非胺联合左旋多巴可进一步减少运动波动,显著减少“关”期时间0.7小时,UPDRSIII(开期)与PDQ-39总分分别降低2.9分及2.2分。且甲磺酸沙非胺具有较高的耐受性,治疗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无显著差异6。基于良好且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甲磺酸沙非胺荣获多国权威指南认可与推荐1,18-21。

甲磺酸沙非胺可同时缓解运动与非运动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巨大前景与无限潜力。随着对PD非运动症状的关注度提高,治疗手段不断丰富,未来甲磺酸沙非胺类药物的发展与探索方向将更加精准、高效、安全,从而全面满足PD患者运动与非运动治疗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负担。

小结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重大挑战。尽管目前缺乏固定治疗模式,但MAO-BI类药物,尤其是新一代药物甲磺酸沙非胺,在改善PD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震颤、步态等运动症状,亦可对抑郁、焦虑、疼痛及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产生有利影响。随着对PD非运动症状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甲磺酸沙非胺因其在非运动症状改善方面的无限潜力而备受关注,有望全面满足患者需求。目前甲磺酸沙非胺片已在中国获批,会尽快上市。未来,甲磺酸沙非胺发展将更加个体化、精准化,为传统PD治疗领域带来新变革。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等.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 (27): 2084-2091.

2. Barone P, et al. Lancet Neurol, 2010, 9(6): 573⁃580.

3. Richard IH, et al. Neurology, 2012, 78(16): 1229⁃1236.

4. Seppi K, et al. Mov Disord, 2011, 26 (Suppl 3): S42⁃S80.

5.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睡眠学组,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13) : 908-925.

6. Dobkin RD,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11,168(10):1066⁃1074.

7. Zhang Y, et al. NPJ Parkinsons Dis. 2020 Sep 15;6:25.

8. Müller T, 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17 Mar;56(3):251-261.

9. Jost WH.J Neural Transm (Vienna). 2022 Jun;129(5-6):723-736.

10. Fan Y, et al. Acta Pharm Sin B. 2024 Apr;14(4):1772-1786.

11. Orayj K, et al. Parkinsons Dis. 2019 Nov 3;2019:9237181.

12. Wei Q, et al. CNS Drugs. 2022 Nov 8.

13. Cattaneo C,et al. Parkinsons Dis. 2017;7(4):629-634.

14. García DS,et al. Neurol Sci. 2022 Apr;43(4):2537-2544.

15. Cattaneo C, J Parkinsons Dis. 2020;10(1):89-97.

16. Cattaneo C, et al. J Parkinsons Dis. 2017;7(1):95-101.

17. Y. Tan,et al. Mov Disord. 2024; 39 (suppl ).

18. Fox SH, et al. Mov Disord. 2018 Aug;33(8):1248-1266.

19.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1,28(5):347-360.

20. Javier Pagonabarraga,et al. Brain Sci. 2020 Mar 18;10(3):176.

21. Stocchi F, et al. NPJ Parkinsons Dis. 2022 Feb 21;8(1):17.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