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越虚,痰越多!一味宋代名方,温阳袪痰,可化解老慢支、肺心病

发布时间:2024-10-28 23:04  浏览量:2

文案丨岳硕士健康科普

编辑丨岳硕士健康科普

寒凉的秋冬季节,不少人会出现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症状。尤其老年人群中,反复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患者更是饱受痰液困扰。古代医学典籍《金匮要略》中记载:"痰者,水气之所为也",这与现代医学认知不谋而合。

临床实践发现,大多数咳痰患者往往伴有肾阳虚的表现。肾阳不足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化生痰浊。

这些患者常见手脚发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细。西医角度解释,肾阳虚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心肺功能,造成肺部通气功能减退,使痰液排出受阻。

宋代名医张子和创制的二陈汤堪称温阳化痰的经典名方。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药配伍精妙。

半夏性温,降逆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水;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半夏含有生物碱,具有祛痰、抗炎作用;陈皮中的橙皮苷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痰液排出;茯苓的多糖成分能增强免疫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发现,二陈汤能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实验数据显示,服用二陈汤后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提高23.5%,最大呼气流量(PEF)提升31.2%。另有研究表明,二陈汤可减轻肺心病患者的水肿症状,改善心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二陈汤性质温和,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病情加减化裁。对于咳嗽严重者,可加入杏仁、紫菀增强止咳效果;痰多色黄者,可加入黄芩、桑白皮清热化痰;气虚明显者,可加入党参、黄芪益气扶正。

生活中,除了合理用药,养护肾阳同样重要。建议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注意保暖,特别是腰部、足部;饮食宜温补,可适当食用羊肉、核桃、生姜等温补食材。

临床实践证明,肾阳虚导致的痰多症状,单纯使用祛痰药效果往往不理想。温补肾阳,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如古人所言:"治痰先治气,治气先治脾,脾胃健运,痰浊自除"。这种整体观念正是中医治病的精髓所在。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肾功能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肾脏参与维持人体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影响呼吸节律调节。当肾功能减退时,会引起呼吸代偿改变,加重痰液分泌。在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时,需关注肾功能状态。

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患者而言,二陈汤温和有效,值得推荐。不过服药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脾胃虚寒者宜温服;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避免生冷刺激;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在这个重视"治未病"的时代,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才是健康长寿的根本之道。温补肾阳,化痰祛邪,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远离疾病困扰。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