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必看!近来老年人血压升高,波动咋办?牢记4大关键点

发布时间:2024-12-22 10:19  浏览量:2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全国大多数地区都进入了寒冷的冬季,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气温的变化对于血压的控制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又将面临一次大挑战。

特别是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朋友,最近发现血压升高,或者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越来越多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实与气温下降,天气寒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老年人冬季血压为什么更容易出现“不稳定”,这种升高和波动又有哪些风险,高血压患者如何在冬季更好地保持血压平稳达标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很多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都会发现,随着天气逐渐变冷,特别是冷空气突袭的时候,原本控制良好的血压会再次升高,甚至出现波动较大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气温骤降有很大的关系。

“热胀冷缩”的道理,对于人体的血管也同样适用,气温突然变冷,人体的血管会本能地收缩,就如同原本通畅的河道突然变窄。这使得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大,血压自然而然地就升高了。

对于老年人来说,血管弹性本就不如年轻人,低温导致的这种血压波动更为明显。除此之外,老年人的自主神经调节能力也会减弱,血压调控能力也会进一步降低,冬季活动减少,饮食结构变化,以及抑郁情绪影响等,都使得老年人的血压更容易出现升高和波动,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在冬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据相关数据显示,冬季老年人收缩压平均会升高 10到20 mmHg,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它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即使血压没有显著升高,但波动性大大增加,这种波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同样危害巨大,老年人的器官储备能力变差,身体耐受血压波动的能力也较差,因此,波动的血压也会加大心梗,脑卒中等急性事件的发生风险。

今天,给大家介绍4个“妙招”,能够有助于老年人在冬季保持血压稳定,降低心血管风险。

保暖对于老年人冬季稳定血压至关重要。

头部、颈部、脚部等部位更是保暖的重点。一顶温暖的帽子、一条厚实的围巾、一双舒适的棉鞋,都能成为抵御寒冷的有力武器。

从生理角度来说,当身体感受到寒冷时,会通过神经反射使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而做好保暖措施,就能有效减少这种因寒冷刺激导致的血管收缩,从而避免血压急剧上升。

在寒冷的户外,身体被温暖包裹,血管就能相对保持舒张状态,血液流通也更加顺畅,血压自然也能相对稳定。

在冬季,特别是气温骤然出现下降的日子里,老年人应该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

如果想要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可以在不同时段进行测量,如清晨起床后、上午、下午、晚上睡觉前等,并且做好记录。这样做能够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

如果连续几天发现血压在某个时段持续升高,就可以及时就医诊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规律监测,还能了解到哪些因素会影响自己的血压,比如是不是某次外出受寒后血压升高,从而在今后更加注意。

但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把血压监测弄成了“心理负担”,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测量血压的频次,如果过于关注血压的变化和波动,反而可能会影响血压的稳定控制。

冬季血压波动大,很多老年人会疑惑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这种时候,一定要结合血压的波动情况,对于没有任何药物调整经验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不要自行调整用药,而是应该结合专业人士的建议来调整用药方案。

一般降压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应根据患者的血压监测数据、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需要考虑血压波动的规律,服药时间的影响,以及当前用药的剂量、种类等多个方面。

有的老人看到血压升高就自行加药,这可能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而随意停药更是危险,血压可能会迅速反弹,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

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出现血压波动的用药调整,应该要慎重而且综合多方面考量,在经过综合多方面风险因素,用药因素评估后的用药调整,才能更精准地控制好血压水平。

想要在冬季稳定控制好血压水平,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也必不可少。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是冬季稳定血压的三大法宝。

饮食上,减少钠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的食物。运动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等,每周坚持运动几次,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的清晨或气温过低时外出运动。

心理上,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因为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同时冬季日照时间减少,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也要更注意及时调整。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聊天、听音乐、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舒缓情绪,让心情保持愉悦和平静。

冬季对于老年人的血压管理是一场考验,但只要牢牢把握这4大要点,就能在这场血压保卫战中取得胜利,让老年人安稳地度过寒冷的冬天,享受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