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老,百病生?医生建议老年人:这几件事别太勤快,对健康无益
发布时间:2024-12-30 16:03 浏览量:15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人一老,百病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确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似乎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在告诉我们,它在变老。
然而,很多老年人却忽视了一个事实——有些看似对健康有益的行为,实际上却可能在悄悄伤害身体,尤其是当人到了某个年龄阶段,某些“勤快”的习惯,反而成了“伤身”的根源。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见证了无数老年患者在坚持一些不当生活习惯后,出现了健康问题,甚至加速了身体的衰老。
年纪大了,很多老人总是想着保持身体的干净清爽,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洗个热水澡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洗澡的确可以放松身心,但过度频繁的洗澡,尤其是热水澡,却会伤害到皮肤的屏障功能,特别是老年人的皮肤更加薄弱,水分和油脂分泌减少。
我曾有一位年约七十岁的男性患者,他长期喜欢泡热水澡,甚至一天泡两次,他认为这不仅能帮助自己放松,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然而,经过几个月的诊疗,我发现他的皮肤开始变得非常干燥,脸上和腿部布满了脱皮的现象,甚至还出现了几处小创伤,恢复得非常慢。
在医院检查后发现,他身体里的水分少得可怜,这导致他皮肤自我修复的能力也弱了不少。
所以,我建议老年人在洗澡时,温水为宜,并且不需要每天都洗,特别是冬季,最好是每隔几天洗一次,避免过度清洁给皮肤带来的负担。
钙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维护骨骼健康,然而,很多老人过于迷信补钙,尤其是看到广告推荐的各种钙制剂,认为自己年纪大了,钙必须每天补足。
补钙成了日常生活的“必修课”,但其实,过度补充钙质不仅不会让骨骼更健康,反而可能对肾脏产生负担,甚至可能导致高钙血症和肾结石。
在我的门诊中,曾遇到过一位每天坚持吃三次钙片的患者,她已经七十多岁,骨密度检查显示她的骨质疏松比较严重。
可是,当我了解她的饮食和药物情况时,却发现她每天不仅通过食物摄入钙,还服用了大量的钙补充剂。
其实,补钙要量力而行,过量的钙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可能会让身体出现副作用。
老年人在补钙时最好通过食物来摄取,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必要时再根据医生建议补充适量的钙制剂。过度补钙的做法,可能会让身体得不偿失。
现代社会,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几乎成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老年人来说,闲暇时光用来看电视、玩手机,似乎是一种常见的放松方式。
老年人也常常认为,观看电视可以消磨时光,享受悠闲的生活,然而,长时间盯着电视或手机屏幕,过度依赖这些电子设备,反而会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70多岁的老年女性,她退休后,几乎每天都长时间看电视,甚至晚上睡前也会拿手机看一会儿小说或新闻。
刚开始,她觉得视力没有问题,但是逐渐,她开始抱怨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尤其是晚上更为明显。
经过检查,我发现她的视力在短短几个月内明显下降,眼睛长期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眼肌得不到充分的放松,眼部的干涩症状也更加严重。
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他们在感冒或者小病小痛时,习惯性地服用抗生素。
尽管抗生素可以帮助消除细菌感染,但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预防感冒,还会扰乱体内的微生物平衡,降低免疫力,甚至导致抗药性细菌的产生。
我曾遇到一位年约七十的患者,他长期服用抗生素来应对任何小病小痛,特别是感冒时,他总是自己在家吃抗生素,认为这样能迅速恢复。
然而,他每次用完抗生素,感觉身体抵抗力好像越来越弱了,动不动就被其他病毒找上门,感冒也变得越来越频繁,症状也更重了。
老年人应该避免频繁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无菌感染的情况下,过度依赖抗生素只会损害免疫系统。
对于感冒等常见病,应该通过适当的休息、充足的水分和均衡的营养来恢复,避免盲目服药。
很多老年人有一个普遍的误解,那就是认为清洗耳朵能帮助保持清洁,避免耳垢堆积影响听力。
所以,常常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棉签清理耳道,这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个保持耳朵干净的好习惯,但其实,频繁清洁耳道反而会带来更多麻烦。
有一位常常来我诊所的老年患者,他是位退休教师,平时十分注重个人卫生,尤其是耳朵的清洁。他坚持每天用棉签清理耳道,觉得耳垢多了会影响听力。
然而,一次例行的检查中,我发现他的耳道内不仅有严重的耳垢堆积,还伴有细菌感染。
用棉签清理耳朵得小心点,虽然它能帮你把耳垢弄出来,但是要是清理得太频繁或者太用力,耳垢可能会被推得更深,搞不好还会让耳朵发炎,甚至伤到耳膜呢。
过度清洁、过度补钙、长时间盯着电视和手机、频繁吃抗生素以及频繁清洗耳朵,这些看似无害的行为,实际上却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作为医生,我希望老年朋友们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能够认识到适度和健康的平衡,避免过度勤快带来的健康隐患,走向更加长寿健康的生活道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人一老,百病生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 翟德华,陶立群,高龄老人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12-30
- 上一篇:告别脱发困扰!这些洗发水让你重拾浓密秀发!
- 下一篇:“拒绝谷物”从认识麸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