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过冬“四大难题”:怕冷、尿多、耳鸣、腰酸,8味药或解决
发布时间:2025-01-04 19:16 浏览量:1
在冬天,50岁以上中老年人“四大难题”是:全身怕冷、夜尿频多、腰膝酸软、耳鸣重听,很多人深受困扰,比较苦恼。
身冷、尿频、乏力、耳鸣,影响最直接的是容易受凉感冒,干扰睡眠,走路不便,生活交流受限,集中反映了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排泄系统、运动系统的退化。
从中医看,这是肾阳不足出现的问题。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封藏、主水液,肾气不足则早衰、多病、体弱,一环扣一环。一旦肾气衰虚:
首先出现腰膝酸软无力,容易疲劳。
其次精门不固,起夜多,天冷收缩更是夜尿频繁,且小便淋漓不净。
再次肾元不振,肾开窍于双耳,气血不荣,则从耳鸣开始,听力减退。
最关键的是,肾精所化之气不能通达全身,血行受阻,则会引起畏寒怕冷问题。症状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症见:舌淡,舌苔偏白,脉细且弱,冬天手脚冰凉,耳鸣眼花,腰酸乏力,起夜频繁,睡眠很浅,容易着凉感冒和流涕。
中医解决肾气不足的方子和药材很多,但专门为中老年人过冬量身定做的就相对少一些,这里说一个近代出现的名方—固肾煎,首创于清末民国初期名医曹惕寅。
固肾煎由8味药组成:补骨脂、桑寄生、金毛狗脊、杜仲、川断、菟丝子、沙苑子、车前子。
在人们印象里,中医冬天补阳气,强肾固元的药方,通常离不开大热、辛热的猛药,如肉桂、附子、干姜等,但固肾煎的药材组方里,顶多是有温热的药材,其中不乏凉药,却能达成升发阳气、温暖全身的奇效。
从固肾煎8味药材看:
1、补骨脂,性温味甘、辛,归肝经、肾经、脾经,是补虚药里闻名的补阳药,能强筋骨、补肾气、益肝气,是治疗肾虚腰痛和筋骨乏力的良药,现代还用来调理高血压,高血压正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顽症和慢病。
2、杜仲,性温味甘,归肝经、肾经,也是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酸软的良药,还能对付高血压,治小便余沥。
3、金毛狗脊,性温、味苦,归肝经、肾经,补肝肾,健腰膝,壮筋骨,散寒湿,是一味温补固摄的良药,对小便不尽有调理作用。
4、川断,性微温,味苦,是疏利气血和筋骨第一药,对肾脏有平补效果。
5、桑寄生,性平、味甘苦,益肝肾,健筋骨,调血脉,祛风湿,除腰痛。
川断+桑寄生,是著名药对,对补肾提气有1+1大于2的效果,对改善腰痛、乏力、肾虚有明显作用。
6、菟丝子,性平,味甘辛,归肝、脾、肾经,突出作用是稳精固精,上收双目双耳之精,中固脾胃之精,下稳肾精,达到固肾缩尿,缓解头晕耳鸣等效果。
7、沙苑子,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养肝明目,补肾固阳,治遗尿尿频,腰酸乏力。
8、车前子,性寒,味甘,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祛湿通淋,是常用的利尿药材。
8味药,补肾阳、健腰膝的药材就占了6味,分成大补、缓补、平补、清补的补肾、固元格局:
大补3味:一是补骨脂补肾阳命门之火,二是川断、桑寄生,大补肾气和腰膝,让全身暖起来。
缓补3味:杜仲+金毛狗脊+沙苑子,缓补肾气,慢慢调理怕冷、夜尿多的问题。
平补1味:菟丝子,平补阴阳,调和平衡,通过三方收摄固精,缓解耳鸣、脾胃差、肾精不固的问题。
清补1味:车前子,通过利水祛湿,除掉湿浊之源,有利于药力清补,对补肾有促进作用。
这样,从补肝肾、壮筋骨入手,暖身,治尿频,消耳鸣,提力气,成为一个协助中老年人过冬的良方。不过,药材均有一些不宜使用的人群,需要辨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