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老年为什么冠心病变多了?医生:主要的4个原因,一定多留意

发布时间:2025-01-17 19:36  浏览量:9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到了老年,为什么冠心病变得那么常见?这不是个空穴来风的问题。

很多人一到老年,健康状况就逐渐下滑,冠心病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仿佛是老年生活的一部分。

确实,心脏病越来越普遍,不仅仅是年龄的自然变化,也和我们生活中一些不太被重视的细节息息相关。

说到冠心病,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的诱因,但其实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原因,也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心脏健康。

作为一名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医生,我见过不少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冠心病时,都是懵的,甚至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些你可能从来没注意过的隐形危险因素。

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都喜欢独处,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习惯,或者年纪大了,社交需求少了。

但实际上,长期的孤独感,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给我们的心脏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我在医院工作那么多年,遇到过不少老年患者,很多人患上冠心病,并非因为典型的高血压或糖尿病,而是因为长期生活中的孤独和心理压力。

你想想,当一个老年人每天没有什么社交活动,长时间闷在家里,情绪上的波动是很大的,心情的低落、焦虑甚至抑郁会变得很普遍。

问题在于,当心理不好时,身体会分泌一些应激激素,比如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会让心脏的负担变得很重。

我照顾过一位老年患者,大约五十多岁时,他的心情就开始变得很低落,因为失去了工作,感觉自己没有用了,社交圈子也变小了。

到了七十岁左右,我在检查时发现他的冠状动脉已经有了明显的堵塞,原因竟然是长期的不良情绪所致。

对心脏来说,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相当于“长时间加班”,没有得到休息,最终导致血管健康受损。

这种现象其实背后有很多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长期的孤独和抑郁不仅会影响心脏的健康,还可能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心理压力直接导致了身体血液循环的紊乱,从而加速了冠心病的发生,所以说,老年人不光是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很多老年人觉得,吃油腻的食物是导致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觉得只要不吃油炸食品和肥肉,心脏就能保持健康,这个观点看似没错,但有一个很大的盲区:大家可能低估了“隐形的脂肪”和“错误的饮食习惯”对心脏的影响。

我接诊过一位七十岁的患者,她是个典型的“清淡饮食”爱好者,几乎从来不吃油腻食物,觉得多吃蔬菜、鱼类就能保证健康。

问题是,她总是大量摄入那些看似健康,但实际上含有较多隐形脂肪的食物,比如水果、酸奶以及一些所谓的低脂食品。

因为这些食品的低脂标识,很多人就忽略了它们的含糖量和饱和脂肪含量,长期下去,反而导致了胆固醇水平升高。

这位患者的胆固醇检测报告一出来,我吃了一惊,尽管她的饮食很“清淡”,但血脂水平却严重偏高。

这让我想起一个现象,很多人可能并不意识到,某些食物中的隐形脂肪、过多的糖分、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都是冠心病的隐形杀手,即便你看着饮食健康,实际摄入的脂肪和糖分仍然会影响血管健康,增加心脏负担。

又有多少老年人认为低盐饮食就是健康心脏的保证呢?

实际上,这种想法未必完全正确,低盐饮食确实对控制血压有帮助,但过度减少盐分的摄入反而可能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我接诊过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高血压,所以一直严格遵循低盐饮食的建议,几乎不吃任何含盐量高的食物。

然而,几个月后,他出现了严重的低血压症状,甚至频繁晕倒,经过检查,才发现问题所在:长期低盐饮食导致了他的电解质平衡失调,血液中钠、钾的比例紊乱,反而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盐其实是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和神经传导的关键,特别是对心脏的正常运作非常重要,如果摄入的钠太少,血液中的水分会减少,血压就会降低,可能引发头晕、心力衰竭等问题。

而如果过度减少盐分,也可能导致体内的钙流失,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增加心律不齐的风险。

所以,老年人的饮食要讲究平衡,适当摄入盐分,才能帮助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如果过度节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盐并不是绝对的敌人,正确的使用才是关键。

老年人普遍认为,随着年纪的增长,运动不再适合自己,尤其是剧烈运动,完全是危险的。

这种观念虽然出于对自己身体的保护,但却可能让他们的心脏受到更大的伤害。

我照顾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患者,他整天坐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几乎不动。

他的家人一直提醒他要多走走,但他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宜剧烈运动,只能走几步路,然而,长期缺乏运动,身体的代谢逐渐变慢,血液循环差,心脏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我发现他的心脏功能开始衰退,心脏的泵血效率也明显下降,这实际上是因为,缺乏运动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心脏得不到足够的“锻炼”,最终表现出心力衰竭的症状。

事实上,适量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改善血管的弹性,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所以,不论年纪多大,只要没有严重的身体障碍,适量的运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常常把冠心病的发生归因于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因素,但忽略了生活中的一些隐形因素,如心理健康、饮食误区、过度安静的生活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心脏的健康,而这些细节往往被忽视。

希望大家能对老年人的心脏健康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给自己的心脏一个更好的保护。

关于冠心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黄竹.基于生物信息学与数据挖掘探讨冠心病伴抑郁与胃癌伴抑郁“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J].中草药,2024,55(15):5189-5200.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