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导致血压升高的几种行为,老年人一定要少做,早了解早受益

发布时间:2025-01-18 20:00  浏览量:11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血压升高的原因不仅仅是“年纪大了”,其实,我们每天的一些小习惯,可能正在悄悄地让血压不断地上升,而最让人忽视的往往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

你知道吗?有些你以为和血压无关的事情,其实正悄悄地为血压的升高埋下伏笔。

而最让人吃惊的是,这些不良习惯,很多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我接触到不少因为情绪波动大而导致血压升高的老年人,有一位退休的老年患者,他每天都感到心情压抑,尤其是和子女沟通时总是产生一些争执。

有时候这种情绪持续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但他自己从未觉得情绪本身有多大的问题。

结果,就是在定期检查时发现血压逐渐升高,甚至开始接近高血压的临界值。

很多人不知道,长期的负面情绪和压力对血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其实情绪波动和血压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当人感到焦虑、紧张或者愤怒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压力激素,比如肾上腺素,它们能让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如果长期如此,血压就像是被“推着”走一样,慢慢地往上走。

所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是降压的一个关键步骤。

我接待过一位70多岁的老年女性患者,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习惯了看电视、做家务,甚至连散步的时间都懒得安排,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认为自己已经这么多年都没有生病,身体应该很健康。

然而在一次常规体检时,我发现她的血压明显偏高,这时才开始对她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调整建议。

其实,这正是很多老年人犯的一个大错:长时间不活动,血液循环减缓,身体内的代谢也会变得不太顺畅。

久而久之,血管就变得僵硬,血液流动的阻力加大,血压自然就会升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期的久坐不动会使得心脏的负担增大,造成高血压的风险增高。

很多人可能觉得,年纪大了,活动量少一些没什么关系,但其实,轻度的日常活动,比如走走路、做做操,都能帮助血液循环,保持心血管的健康。

这一点,即使医生再三强调,很多老年人依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实,适量的活动才是保持血压稳定的好方法。

或许你没有注意到,很多老年人饮食中的“盐”并不全是明面上的调味品,有时那些加工食品或者外卖中的隐形盐成分才是罪魁祸首。

我接待过一位70多岁的患者,他一直很注意自己的饮食,觉得自己已经尽量少吃盐了,然而,在一次身体检查时,他的血压高得让我有些惊讶。

他这才开始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后来才发现,自己每天吃的那一碗泡面、几片香肠、一些零食和酱料,竟然让自己摄入了大量的盐分。

盐分摄入过多,尤其是那些隐藏在加工食品里的盐,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盐中的钠元素能够让体内水分滞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而对老年人来说,肾脏的排盐能力相对减弱,过量的盐分更容易让血压变得不稳定,所以,除了要少加盐,还要避免摄入过多加工食品和高盐食品。这是许多老年人未曾注意的“隐形危险”。

在我接触过的许多老年患者中,有一部分人,虽然年纪已大,但依然习惯熬夜。

尤其是一些退休后的老年人,晚上可能看完电视或是聊聊天,难免就会晚睡,而这看似无关紧要的行为,实际上可能已经影响到他们的血压。

一位80多岁的老年患者,虽然白天休息得比较好,但晚上经常熬夜,睡得很晚,早晨又要早起吃饭,长时间的不规律作息,导致了她的血压逐渐升高。

夜间熬夜或作息不规律会影响体内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血管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而长期如此,血压也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非常重要,既能够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修复,也能保持心血管的健康。

因此,睡得早一点,避免深夜活动过度,是对血压的好保护。

有些老年人一旦发现血压升高,最先想到的就是依赖药物来控制,而忽略了生活中的其他因素。

有一位患者,刚开始发现自己血压有点高,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吃降压药,然而他在我跟他讲解之后才知道,单单靠药物控制血压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很多药物并不会解决血压升高的根本问题,它们只是缓解症状,真正的解决方法还得从改变生活习惯着手。

药物虽然在某些时候是必须的,但如果不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那药物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很多老年人误以为只要吃药就能无忧无虑,结果不仅依赖药物,生活习惯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事实上,控制高血压的真正关键,还是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饮食、情绪、运动都要兼顾,而药物只是辅助的工具。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那就是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了解健康,特别是血压,认为自己能够通过个人经验来管理自己的健康。

然而这种自信有时却带来危险,有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觉得自己有些高血压,但并不在意,自己常常测量,自己觉得“没事”。

但等到他来医院检查时才发现,血压已经高到必须治疗的阶段。

老年人有时候会对自己的身体过于自信,觉得自己经历过这么多,知道怎么保养,可是,很多时候,忽视了现代医学的进步和检查的必要性。

血压升高是一个慢性过程,尤其是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自己很难通过直觉来判断血压的变化。

因此,定期检查并听从医生的建议,才是管理血压最有效的方式。

日常生活中很多微小的习惯,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血压,血压升高并非完全不可控制,关键还是要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习惯,及时做出调整,早做准备,早受益,才能够过上更健康、更自在的晚年生活。

关于高血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刘玲,比索洛尔治疗伴高血压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成本-效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4):2062-2065+2070.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