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戒早起吗?医生告诫:上年纪的老人,起床牢记这4点
发布时间:2025-02-08 16:58 浏览量:1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都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但这个道理,放到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可能就不太适用了。
过去习惯天不亮就起来干活,那是年轻气盛,血管弹性还在,心脏也给力。
但年纪大了,身体就像用了几十年的老机器,一启动就咯吱作响,这时候,还坚持早起,可能不是养生,而是给身体“添堵”。
有人觉得,年纪大了,睡觉时间短,天一亮就醒,不早起也睡不着。
但问题是,早起之后,血压波动、血流变慢、心血管负担加重,各种风险全冒出来了。
身体每天都在给信号,偏偏有人不当回事,结果一不留神,出点小状况,后悔都来不及。
血压这东西,不是一天24小时都稳定的,而是有自己的节奏。正常人的血压,在凌晨三四点最低,到了早晨6点到10点,会迅速升高。
这个时间段,血管开始“紧绷”,心脏的工作量也加大,稍微不注意,血压就可能蹿到一个让身体吃不消的高度。
2021年,一项针对10万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早晨6点到10点,是血压波动最明显的时间段。
血压突然升高,会让血管承受不住,特别是那些原本就有高血压的人,风险比年轻人高出将近65%。
而且,这种早晨的血压升高,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期的状态,早起得越猛,血压波动越剧烈。
更离谱的是,有些人一睁眼就喜欢“猛起床”,一起身,血液还没来得及均匀分布,大脑就已经供血不足了,结果头晕、心慌,甚至摔倒。
更严重的,还可能因为血压瞬间失衡,诱发一些可怕的后果。
所以,年纪大了,早晨别着急起床,让身体有个缓冲的时间,给血压一个平稳调整的机会,比起一睁眼就“弹射起步”,要健康得多。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早起排便是好习惯。”但事情真没那么简单。
年纪大了,消化系统的功能也不像年轻时那么强劲,胃动力下降,肠道蠕动变慢,稍微吃点不消化的东西,就能折腾上一整天。
而一大早起床,身体还没完全苏醒,就开始催促肠胃工作,反而可能让消化系统更加疲惫。
2019年的一项胃肠道健康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32%的人存在晨起排便困难的问题,而长期便秘的比例更是高达47%。
很多人以为早起多喝水、多蹲厕所就能解决便秘问题,但实际上,过度依赖早晨排便,反而可能让肠道更“懒”,时间久了,连蠕动的能力都会下降。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晨起排便的习惯,可能只是心理作用,而不是身体真正的需求。
长期强迫自己在某个时间段排便,反而会让肠道的生物钟变得混乱,导致便秘问题越来越严重。
所以,年纪大了,早上别折腾肠胃,想排就排,不想排也别硬憋,顺其自然,反而对身体更好。
身体的能量调节,和血糖息息相关。早晨起床,经过了一整晚的“断食期”,身体的血糖水平通常比较低。
如果这时候起床过快,或者空腹活动太久,血糖波动会更加明显,容易引起头晕、乏力,甚至让身体进入低血糖状态。
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超过40%的人在早晨起床后,会经历短暂的血糖下降,其中12%的人甚至会出现轻微的低血糖症状。
尤其是本身就有糖尿病的人,早晨血糖波动会更加剧烈,甚至可能影响一天的血糖稳定。
有些人习惯晨起空腹锻炼,觉得这样能“燃烧脂肪”,但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这种做法可能并不安全。
低血糖状态下锻炼,反而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身体的消耗,甚至可能导致晕倒、摔伤等意外。
所以,起床之后,适当补充一点能量,比如喝点温水,吃点小点心,让身体慢慢适应,再进行活动,对老年人来说,会更加安全。
有人觉得,年纪大了,睡得少是“正常的”,但其实,这种“正常”可能是身体在偷偷报警。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而长期早起,会让身体的睡眠周期被打乱,影响夜间修复功能,进而增加生病的风险。
2022年,一项涉及5万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患慢性病的概率,比睡足7~8小时的人高出近50%。
而且,睡眠不足还会影响体内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不仅影响睡眠,还影响免疫系统的调节。
长期睡眠不足,会让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
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睡不着是“自然现象”,但实际上,调整睡眠习惯,减少早起的干扰,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反而能让免疫系统更稳定。
既然早起可能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影响,那问题就来了:每天到底几点起床才最合适?
科学家们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根据一项睡眠研究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能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
并且在早晨7点到8点之间起床,身体的各项指标最稳定,血压、血糖波动较小,心血管负担也较低。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标准。每个人的生物钟不同,最佳起床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比起过早起床,让身体在合适的时间自然醒来,对健康更加有利。
如果长期习惯5点、6点就醒的人,可以尝试逐步调整睡眠节奏,比如晚一点睡,早晨醒来后在床上多躺一会儿。
让身体有个缓冲的时间,减少早起带来的血压、血糖波动,让起床这件事变得更加“温柔”一些。
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起床时间,真的不用太较真。
黄彦.社区老年人睡眠习惯与主观睡眠质量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