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健康以案说险:老年消费者应遵循″三查三不″原则

发布时间:2025-03-10 14:22  浏览量:6

【案例介绍】近日,某保险公司接到老年客户王先生的咨询。王先生称三年前投保了某保险公司产品,累计缴纳保费12万元,现因朋友介绍"新型养老投资项目"需紧急办理全额退保。

客服专员在核对退保损失时注意到客户频繁查看手机消息,经耐心询问得知,该项目承诺"投资5万元每月返现3000元""政府背景保本保息",且要求参与者签署保密协议。察觉到异常后,客服主管立即启动金融风险应急预案,结合国家反诈中心发布的《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典型案例》,通过投影设备向客户展示同类案件资金追回率不足5%的司法数据,并现场协助客户拨打96110反诈专线核实项目资质。最终王先生放弃退保,表示将与子女共同核实投资信息。

【案例分析】

当前养老诈骗呈现三大新型特征:一是虚构"以房养老"政策背书实施抵押诈骗,二是以"旅居养老"名义收取高额会员费,三是利用数字人民币推广噱头包装资金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即便持有工商执照仍属违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出现的"养老项目区块链""养老床位NFT"等新型诈骗手段,正通过老年人信息屏障实施精准围猎。

【风险提示】

老年消费者应遵循"三查三不"原则:

一查监管资质:通过银保监会官网"金融许可证查询系统"验证机构合法性

二查备案信息:在全国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平台核对项目编码

三查资金流向:要求提供银行三方存管协议原件

三不准则:

不签署电子合同:涉及大额投资应面签纸质合同

不参与秘密集资:正规金融机构从不在居民楼、超市开展投资推介

建议子女协助老人设置手机银行单笔转账限额,定期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投资企业状态,发现"注册资本认缴制""参保人数为零"等异常情况应立即终止交易。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