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八)
发布时间:2025-03-12 15:16 浏览量:4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方式“套路”诈骗消费者,尤其令老年人“防不胜防”,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三类养老诈骗陷阱。
1、“代理退保”陷阱
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保单信息后,通过诋毁保险产品、承诺更高收益等手段,鼓动老年人退保并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待老年人陷入圈套后,不法分子不仅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甚至侵占老年人的退保资金。
2、“以房养老”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旗号,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实际上是以老年人房产办理抵押借款,获取资金后被不法分子挪作他用甚至挥霍。一旦资金链断裂,老年人不仅无法收回本金、获得收益,还将面临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
3、“投资理财”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旗号,通过虚构投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噱头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首先鼓动老年人“小额投资”,然后按时“高额返利”,进而诱使老年人追加投资金额,一旦收到大额资金便卷款跑路。
针对以上骗取老年人养老钱的三类陷阱,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老年消费者:
一、不信“偏门”不贪“小利”,提高警惕防诈骗。一方面不信“偏门”,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不贪“小利”,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另一方面多了解金融常识,从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和办理流程,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二、老年人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正规的“以房养老”是国家施行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具体来说,就是拥有房屋完全合法产权的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保险公司)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不法分子宣称的“以房养老”只是假借国家政策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老年人要从正规途径了解以房养老政策,千万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避免落入陷阱。
三、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老年人要增强理性投资理财观念,谨记“投资有风险”,警惕各类标榜“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受“高收益”诱惑冲动投资。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并对投资项目多方查证,谨慎对待。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请理性选择基金。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而非法律文件,其中涉及的统计数据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购买基金时,投资者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并通过官方途径查询基金产品风险等级,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产品。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 本文章使用的部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链接等内容转载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嫌侵权、请著作权所有人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特此声明!
- 上一篇:东营区2025年老年大学开课啦
- 下一篇:世界青光眼周丨中老年人更要提防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