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何摔一跤就骨折?50岁后,3种肉要舍得吃,或能养好骨骼
发布时间:2025-03-21 10:27 浏览量:5
“医生,你快帮我妈检查一下,她现在就像‘花瓶’一样,动不动就全身疼。”王阿姨的女儿推着轮椅,急切地向医生求助。王阿姨今年58岁,近几年时不时出现腰背疼痛症状。起初,她以为只是年纪大了,身体机能衰退,疼痛感还能忍受,所以没太当回事,也没有去医院检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王阿姨的腰背痛越来越严重。生活中的一些小磕碰,曾经年轻时根本不在话下,现在却成了骨折的“导火索”。4年前,王阿姨因出门买菜滑倒,导致左侧尺骨骨折。去年,又因上厕所起身时没站稳摔倒,左腕骨骨折。近期,她的腰背痛不断加重,吃止痛药也无法缓解,这才来到医院。
经CT检查发现,王阿姨的腰椎出现了压缩性骨折,同时存在严重的骨质疏松。频繁的骨折和身体疼痛,正是骨质疏松引起的。
老年人为何一摔就骨折?骨质疏松是“罪魁祸首”
老年人骨折,除了年龄大、行动不便、身体机能衰退等原因外,骨质疏松也是导致骨折的一大“祸根”。骨质疏松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组织减少的代谢性骨病,具体表现为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以及骨基质减少、骨质变薄等。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年龄>50岁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0.7%、男性为14.4%。人在35岁之后,骨量会以每年0.5%~1%的速度流失,而女性在停经后流失速度会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对身体伤害不大,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随着骨质的流失,很容易导致骨折发生,而骨折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诱因之一,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更加需要重视骨质疏松问题。
想要判断自己是否骨质疏松,可以通过靠墙站立来自测。靠墙时,如果发现后脑距离墙壁超过3厘米,说明体内骨量在流失;超过6厘米,说明可能出现了压迫性骨折,要及时就医。骨质疏松导致髋关节骨折后,一年内男性死于并发症的比例为20%,其中有半数存活者生活无法自理,生存质量明显下降。还有很多老年人由于长期卧床不起,而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这对老年人的寿命影响很大。
骨质疏松来袭,身体发出4大“警报”
罹患骨质疏松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当发现身上有这些症状,建议要及时就医。
1. 驼背
骨质疏松会导致椎体前部的骨骼负荷率变大,容易致其压缩变形,导致脊椎前倾、背部曲度变大,继而形成驼背。就像一根原本挺直的竹竿,逐渐被压弯了一样。
2. 疼痛
临床上,罹患骨质疏松的患者中有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症状。疼痛会随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久坐、直立、咳嗽以及弯腰时疼痛感较为强烈。这种疼痛就像身体内部有一根紧绷的弦,稍有动作就发出“抗议”。
3. 身高变矮
随着骨质量不断下降,椎体会随之被压缩,当椎体缩短时,人的身高也会随之变矮。每个椎体缩短2毫米,身高平均会缩短3~6厘米。这就好比身体的“支柱”逐渐被压缩,整体高度也随之降低。
4. 骨折
骨质疏松发展到严重阶段时,骨骼会变得像易碎的塑料一般,日常只要轻微的咳嗽、打喷嚏,都可能会引起骨折发生。这种骨折的“脆弱性”,让患者时刻处于骨折的“阴影”之下。
50岁后,3种营养要“重点补”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骨质疏松的发生并非必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补充以下几种营养,可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1. 钙
补钙对于骨骼健康而言至关重要,对于中老年人更是如此。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就像建房子的“砖块”一样,没有足够的钙,骨骼就无法保持坚固。建议每天保持一杯牛奶的摄入量,同时可多摄入豆制品、蛋类食物。
2.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促进身体对于钙和磷的吸收,对于骨骼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就像“搬运工”,帮助钙质顺利进入骨骼。身体在补钙后,要想身体能够充分吸收,与维生素D是否充足密切相关。想要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可适量多吃瘦肉、动物肝脏、鱼类等食物,如猪肝、鸡肝、瘦猪肉、三文鱼、金枪鱼以及龙利鱼等。
3. 维生素K
钙在进入体内后,被身体吸收之后要想沉积在骨骼上,离不开维生素K的配合。维生素K就像一个“爪子”,会将钙质牢牢抓在骨骼内,帮助骨骼补钙。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包括绿叶菜、肝脏、蛋黄以及奶酪等。
不想骨头越变越脆,这3种食物尽量少吃
想要骨骼健康,饮食上也需要有所选择。以下几种食物建议尽量少吃或不吃:
1. 肥肉
肥肉内含有大量的脂肪,摄入过量会导致体内胆固醇上升、身体肥胖。这样一来,各个脏器以及骨骼的负担均会加重,消化系统功能容易因此而受到破坏,导致身体钙质吸收能力下降,对骨骼健康不利。肥肉就像身体里的“垃圾”,堆积过多会阻碍骨骼的“营养通道”。
2. 咸菜
咸菜等腌制类食物内含有大量的盐分,进入体内后容易导致体内钠离子含量超标。这些钠离子会携带钙离子一起排出体外,时间长了之后容易影响骨骼健康。咸菜中的盐分就像“小偷”,悄悄地把钙质“偷走”。
3. 酒精
酒精会导致骨细胞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让骨量流失增加,且会影响身体对于钙质的正常吸收。酒精就像骨骼的“腐蚀剂”,长期饮用会让骨骼变得脆弱。
总而言之,建议中老年人出现疼痛、易骨折、驼背等症状时,要尽早进行骨量检测,发现骨量流失过多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别等到症状严重时才引起重视。预防骨质疏松,不能盲目只“补钙”,要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