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打鼾人”别慌! 专家称OSA患病人群多为中老年男性

发布时间:2025-03-22 10:34  浏览量:2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睡眠质量,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然而,许多社交平台的过度渲染和部分智能设备的误判,让不少年轻人陷入不必要的焦虑。专家指出,OSA的主要患病人群为中老年男性,年轻人不必过度担忧。

年轻人对OSA不必过于焦虑

邓圆圆(化名)是一名重度手机使用者,手机基本不离手,平时小红书、抖音看得最多。在一次刷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OSA)的科普内容后,她隐隐感觉自己睡眠质量也不是很好,怀疑自己是否也患有该病症,便查询了相关内容。随之而来的是,社交平台不断地给她推送相关内容,这让她逐渐焦虑起来。

听从网友的建议,她下单购买了一款可以监测睡眠的智能手表。“听说这个手表很好用,能够监测深度睡眠时长以及是否打呼噜,更重要的是还能检测到是否有呼吸暂停。”邓圆圆说,她目前一个人租房子住,对于自己是否打呼噜并不十分确定,想通过智能手表来提供帮助。

几天后,智能手表提示她有轻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吓得她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她的检测指标都很正常,并没有什么睡眠方面的问题,她这才放下心来。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温演伟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自身的健康,他经常能在门诊遇到类似像邓圆圆这样的年轻人。“网络上有些视频夸大了,而且某些智能手表也并不十分准确,可以作为粗略的参考,但也常常会产生误判。”温演伟强调,年轻人不必过度焦虑,OSA的主要患病人群并非年轻人。

OSA患者画像:中老年男性、肥胖人群是高发群体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肺血管病房副主任医师奚群英表示,我国患有OSA的患者的数量不在少数,但儿童、年轻人以及女性患OSA的几率比较小,奚群英对患者群体的画像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身材肥胖、脖子粗大、下颌短小,特别是缺乏锻炼的肥胖人群是OSA好发人群。

那么,OSA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呢?根据轻、中、重三个等级来看,对身体的造成的危害逐渐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来评判,如果在睡眠中呼吸停顿次数在 5~15次/小时,则为轻度,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打鼾、白天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但尚未对健康造成显著影响;而呼吸停顿次数15~30次/小时为中度;大于30次/小时则为重度。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白天嗜睡、夜间频繁憋醒、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OSA跟心血管病之间关联很密切,心血管病会导致OSA加重,很多人脑中风之后,会出现OSA,或者是原有这个OSA会加重”。奚群英说,不久前医院接诊了一位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呼吸监测结果显示AHI值为45,最长呼吸暂停时间208秒,也就是说患者睡眠中有三分多钟没有呼吸,这十分危险,有可能会导致猝死。

专家建议:体重管理与生活方式调整是关键

深度睡眠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但OSA患者几乎没有深度睡眠,对于如何改善睡眠,温演伟表示,随着人的年龄越来越大,肌肉越来越松弛,咽部的肌肉失去了支撑的力度,所以它就容易塌陷。因此,做好体重管理,勤加锻炼,增加肌肉的比例,这十分重要。

另外,通过合理饮食,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OSA基本上是在平卧睡觉时发生,因此,如果是轻度的OSA患者,通过改变睡眠姿势——侧卧可以明显减轻症状。”温演伟补充道。

奚群英强调,OSA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但其主要患病人群为中老年男性,年轻人不必过度焦虑。通过科学的体重管理、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改善症状。对于中重度患者,无创呼吸机和微创手术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年轻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睡眠焦虑,拥抱高质量的睡眠生活。

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