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丧偶老人交友染艾!71.8万感染者背后:中老年4大症状易忽视
发布时间:2025-03-24 18:30 浏览量:3
老王蹲在小区保安亭里,手机弹出一个群消息“下周聚会,记得带家属!”
老王今年53岁,前几年妻子患病去世了,现在家里面就他一个人,儿女都在外地。
那天晚上,他看着空荡荡的家里面,喝了几口白酒,于是就点开了手机的交友软件。
聚会的那天,老王总觉得身体不适,一直发热,身上还出现了很多皮疹。
第二天老王身体实在是不对劲,想着可能感冒了,于是就去楼下买了感冒药。
没想到,三个月后的体检报告砸在他头上:HIV阳性。
医生追问接触史时,老王想着自己是个退伍的,怎么能看这种事,觉得很丢脸,就没有说实情。
“两个月前别人介绍相亲认识的,她看着挺正经的,肯定不是她的问题。”
老王正准备给那个女人发消息,那个声称自己“绝对干净”的女人早把他拉黑。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近年来公布的艾滋病数据:
我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已达71.8万,而且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携带病毒。
就像老王那样,直到身体严重不适,才察觉异常。
一般情况下,15-49岁人群是HIV感染的高危及主要人群。
但是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报告显示,50岁以上人群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报告数及构成比有增多趋势。
1、缺乏防艾知识
50岁以上HIV感染者多通过婚外异性亲密行为感染,但防艾知识缺乏,一般不采取安全措施。
常常有“都绝经了戴什么套”“这把年纪不会得脏病”,这类错误观念。
2、症状伪装成老年病
老人出现持续低烧后,被当作感冒治,慢性腹泻自行判断为胃肠不适,淋巴结肿大当成肿瘤。
3、情感荒漠
50岁以上人群子女不在身边,或者伴侣去世,生活孤单,需求可能比较强,公园相亲角、广场舞群甚至会传播病毒。
老王刚开始出现的持续发热、皮疹,很可能就是艾滋病的早期症状。这些看似寻常的症状,实则是艾滋病的前奏。
1、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
普通感冒几年内能自愈,而HIV引起的发热持续时间长,且使用退烧药后无法改善。
2、特征性皮疹
颈部和躯干部位出现无痛痒的红色斑丘疹,可能是艾滋病的前兆。
这种皮疹表现为密集的玫瑰色小斑点,按压不褪色,用普通药膏无法消退
3、淋巴结肿大
研究显示,约30%的无症状感染者因淋巴结肿大就医时发现感染。
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鹌鹑蛋大小的无痛肿块,持续三个月以上没有消退,身体可能已经感染HIV。
4、体重下降
每天饮食正常,甚至吃得比以前更多,但体重还是无缘无故的下降,可能也是艾滋病的常见症状。
白发不是护身符,欲望面前,人人平等。
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进行普通体检时,主动增加传染病四项筛查。
本来明年老王就能抱到可爱的小孙子,就因为这个病,让他再也抱不动小孙子。
艾滋病正存在于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当身体出现这些不寻常的症状时,放下羞耻心,及时检测才是对自己的负责。
参考资料: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4,30(3):225.
[2]黑发欣,王璐,秦倩倩,等.中国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特点及流行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5):526-527.
[3]付鸿臣,徐杰. 我国50岁及以上新报告男性HIV感染者感染方式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8):935-938.
[4]《艾滋病的症状》,北京市人民政府,20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