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剧变下,“低龄老年人”群体如何布局养老
发布时间:2025-03-25 02:30 浏览量:2
未来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人。3月23日下午,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机遇并存。预计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我国的出生高峰期人口陆续退休,老年人口结构相对低龄,是本世纪剩余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时期,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钱存得越久越亏或成为现实#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3.1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分别为22%、15.6%,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低龄老年人”约于1965 年后出生。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凭票供应,他们养成节俭、重实用耐用的习惯,买衣物优先考虑结实耐穿款。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繁荣,商品丰富,他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物品,像家电等。步入中年后期,市场经济完善,消费市场多元,他们消费更理性,兼顾基本需求、经济实力与兴趣爱好,注重穿着品质舒适、食品健康营养,部分人增加旅游、文娱支出,并尽力为儿孙辈解忧。一方面注重身体健康,有着养生保健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承担儿女辈的婚嫁费用并帮补孙辈的养育教育费用。同时,他们对自身的养老有着新时代的设想,不依赖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不拘泥于单一的储蓄方式积累财富,而是通过投资型养老保险、康养机构等方式,为自身失能阶段的养老早做准备,是当下社会消费的重要力量。
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上升到9%。政府应积极作为,全力改善银发消费环境。首要任务是完善老龄领域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针对细分老年产品用品,健全详尽的标准规范,让市场有章可循。同时,要强化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质量监管力度,全面排查并消除虚假宣传、误导老年消费者等消费安全隐患。此外,对于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形成有力震慑,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银发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