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多元化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撑起“幸福伞”

发布时间:2025-03-31 17:45  浏览量:8

近日,在东城街道瑞康医养综合体的活动室内,82岁的李奶奶正在护理员指导下进行色彩配对训练。3个月前入住时,李奶奶还时常忘记家人姓名,如今不仅能准确辨识亲属照片,还能参与简单的音乐娱乐活动。

李奶奶的转变,得益于我市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与升级。近年来,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等多元融合的家门口式养老服务,着力提升全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方便、更幸福。

走进瑞康医养综合体8楼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温馨的景象:浅黄色的色调让人心情愉悦,走廊与卫生间均安装了扶手,紧急呼叫设备遍布走廊墙壁、病房门口、床头及马桶旁。工作人员介绍,结合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院方特别打造了一处名为“西津晚渡”的养老乐园。园内精心设置了认知训练区、文体娱乐区及怀旧区,为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文娱、康复及营养服务。通过互动游戏、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方式,提升老年人的观察能力、专注能力及认知能力。

“我们在一楼门诊配备了CT、B超等检查设备,一旦老人身体出现不适,医护人员便会迅速赶到进行监测评估,并根据情况直接将老人送至一楼门诊就诊,确保就医过程的便捷与高效。”工作人员介绍,医养综合体不仅配备了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系统,还建立了双向转诊机制,真正实现了“楼上养老、楼下就医”。

专业化提升的背后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自2021年起,市民政局持续开展护理员培训专项行动,通过“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不断提升护理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已培育持证应急救护员92名,新增持证护理员81人。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市民政局还积极开展疾病预防、消防安全、食品健康等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养老护理员群体的综合素质。

如今,日渐丰富的养老服务供给为我市老年人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走进英阁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食堂、棋牌室、活动室、休闲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前来享受便捷的养老服务。自社区食堂投入运营以来,75岁的林淑桂真切地感受到了在家门口养老的便利与幸福:“孩子们平时上班都很忙,家里经常没人做饭。现在,我每天到社区食堂吃饭。我吃得开心,孩子们也放心。”

“我们通过建设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养康养、老年助餐等八大场景,全力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英阁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食堂实行标准化运营管理,配有智能服务终端,老年人通过该终端便可完成点餐服务。社区食堂所有食材均可溯源,且出菜后均会留样48小时,保障食品安全。此外,社区食堂还积极拓展服务范围,推出了灵活的助餐方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此外,我市依托机构养老资源,延伸养老服务范围,提供急需的助浴、助医、助洁等服务,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享受“类机构”的专业化养老服务。“我每周都会上门帮老年人量血压、打扫卫生,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上门助老服务。”西城街道民政服务站一名社工说。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社会福利中心1家、民办养老机构5家、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00余家。康养联合体镇(街道)覆盖率达93%,每万名老人拥有持证护理员24人。一个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已在我市初步形成。

融媒记者:吕晓婷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