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病很正常?四种常见的“毛病”,正在悄悄偷走父母的寿命
发布时间:2025-04-09 09:33 浏览量:5
张大爷他是一名退休工人,每天清晨,他都会骑着自行车到公园转上一圈,和几个老朋友聊聊家常。
最近半年,他的脚步似乎慢了下来,骑车去公园的次数也渐渐减少。孙子问起时,张大爷总是笑着摆摆手:“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了,有点毛病也很正常。”
孙子注意到,爷爷每次站起身的时候,都会扶着椅子,似乎膝盖有些疼痛。
一天,孙子见张大爷在家门口突然停住脚步,皱着眉头在一旁喘气,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
孙子心里一紧,赶忙问道:“爷爷,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张大爷依旧笑呵呵地说:“唉,老年人嘛,有点小毛病是免不了的。”
家里人也都觉得,老人年纪大了,有点不舒服挺正常的。可是,孙子心里总觉得不安:这些这些被忽视的“小毛病”,会不会成为威胁健康的大问题?
01慢性病与老年痴呆
1.慢性病
老年人中,得高血压、糖尿病的特别多,家里的老人很多都是被这这个病折磨。高血压,平时看着没啥事,张大爷觉得有时候头晕晕的,心跳得快了点,还能缓一缓。
可是,高血压它会悄悄的,不声不响地在你身体里“搞破坏”。时间久了,这小毛病可能就变成大问题了,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中风或心脏病。
测量量血压要上心,医生的建议也别当耳旁风,吃药也好,控制饮食也罢,都是为了让你的血压得到控制。
2.老年痴呆
很多人觉得这只是老人家“健忘”罢了,记性不好了,老说忘事儿。老年痴呆不是简单的“忘性大”,它严重起来可是会影响生活质量的。
痴呆了之后,老人可能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了,吃喝拉撒全都得靠别人,这对家庭也是个巨大的负担。
我们要多关心、多陪伴,发现有问题,早点去医院,早发现早应对。平时,多让老人动动脑子,读书、下棋、和老朋友聊天啥的,都能帮助预防。
别觉得这事离自己远,谁都有老去的那天,早点防范,家里的老人才能健康多一点,日子才能过得舒心些。
02跌倒与骨骼健康
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他们的骨头就像玻璃一样脆,一旦摔倒,骨折的风险非常高。
而骨折对老年人来说,可不是小伤,很多人因为骨折卧床不起,甚至因此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一下子就下降了。
怎么预防老人摔倒呢?
注意居住环境,地上不要有滑的东西,比如地毯或者积水,还有那些电线之类的也别乱放,容易绊倒人。
老人家里最好有扶手,特别是在卫生间这种容易滑倒的地方。老年人平时要多锻炼,增强腿部力量,这样能让他们走路更稳当,减少跌倒的可能性。
不过要提醒的是,运动得适量,不要太激烈,像散步、太极这种就挺适合的。而且啊,平时饮食也要注意补钙,骨头硬了,跌倒的风险自然也就小了。
03心理健康问题
很多人觉得,老年人,生活过得舒心点儿,心情自然就好了。很多老年人心里头都憋着事,尤其是那些一个人在家待久了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有些老年人,因为子女工作忙,平时陪伴的时间少,难免会觉得孤单。很多老人到了晚年,身体不如以前,心理上也会有失落感
有的老人会觉得自己变得没用了,心里头总有股说不出的失落和沮丧,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可能会引发抑郁症。
而抑郁这种东西,可不像感冒那样,吃点药就能好的,得不到关注和疏导,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年纪大了,遇事容易着急上火,焦虑也是常有的事儿。开始担心子女的工作、家里的开销,甚至是自己的健康问题,长时间焦虑下来,心情也会变得越来越差。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调节,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甚至还可能加重一些身体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家里有老年人的,一定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平时多陪他们聊聊天,带他们出去走走,让他们有事做,不至于总一个人闷着。
04健康管理与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
很多老年人不爱去医院,觉得自己没啥大病。有些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做体检根本发现不了,等到发现时已经很严重了。
像血压、血糖、心脏功能这些,定期查一查,才能心里有数。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有慢性病的老人,更要勤做检查,避免病情加重。
2.注意饮食
不要觉得吃得多就是营养好,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清淡、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高糖的食物。
老人血压高、血糖高,多半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平时吃饭少放盐,多吃点粗粮,对身体可是大有好处。
3.坚持运动
适量的运动对身体非常好,能增强体质,预防各种疾病。运动得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散步、打太极,这些都能帮助老人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