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科学养生?长寿“秘籍”来了
发布时间:2025-04-19 16:38 浏览量:8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中医总结了不少简单、易行又有效的长寿健康招,爱养生的你一定不要错过!
养护肝脏,调节情绪
《黄帝内经》中讲:“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在五脏属心,怒在五脏属肝,忧、悲在五脏属肺,思在五脏属脾,恐、惊在五脏属肾,因而中医有“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的说法。
当情绪波动较大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它会使血糖升高,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进而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
因此情绪不好的人,一般肝脏功能也比较弱,而他们对疾病的思虑、忧伤,也使得脾、肺受到损害。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五脏中有三脏都将受损,久而久之,人的气色将变得暗沉,失去了活力。
养护肠胃,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中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长期饮食过度,轻则导致营养过剩,产生肥胖;重则就出现肝脏肠胃负担,引发疾病。古人倡导在饮食上要有节制,合乎中道,既有益于个人身体健康,也能给社会带来好风气。
老年人因体质虚弱、脾胃功能减退,更需注重春季饮食的阴阳平衡,以疏肝健脾、滋阴润燥为原则,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适当食用养肝食物枸杞粥、菊花茶、香椿芽,健脾食物如山药、小米、茯苓等。少酸多甘,调和肝气,可增加甘味食物(如红枣、南瓜等)以健脾益气。此外,春季有许多时令蔬菜,韭菜性温,具有补肾助阳、温中开胃的功效,菠菜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既新鲜又应季,是老年人餐桌上的佳品。
合理“春捂”,起居有常
老年人往往正气不足,易疲乏无力、不耐寒冷,因此早春时节常因担心受寒而穿衣过多,殊不知因此出汗过多容易腠理疏松,反而会感受风寒之邪,引起感冒。
老年人既要避免过早减少衣物,也要避免过度“春捂”。老年人可采用“三层洋葱穿衣法”,即内层穿速干排汗衣物,中间层穿保暖类衣物,外层穿防风避寒衣物;外出宜戴帽子或围巾以保护肩颈、关节和头部。
适度活动有益健康。老年人早起后可在家拍打大腿外侧的胆经,以疏肝利胆,或拍“八虚”,即拍肘窝、腋窝、腹股沟和腘窝,帮助阳气升发;上午9至10时、下午2至4时阳光充足时,可到户外晒太阳,以弥补阳气的不足。老年人常感腰腿疼或因肌肉不足缺乏力量,可在家中窗前阳光充足处练习坐式八段锦和坐式易筋经,每天20分钟左右即可。
内容来源 | 综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