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打好司法服务“组合拳” 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

发布时间:2025-05-07 21:14  浏览量:8

我想立遗嘱,有没有规范的写法?

多子女家庭,如何赡养老人?

抱养子女与亲生子女,有同等的继承权吗?

这是振安区鸭绿江街道华盛社区日前举办的“筑牢法治屏障 护航幸福晚年——银发权益守护行动”普法专场活动中一幕场景。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律师围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给老年朋友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逐一解答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遗嘱纠纷、赡养继承等法律问题。

活动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几位大妈议论道:“原来立遗嘱有这么多学问,这下总算弄明白了。”“法律专家讲的全是干货,以前很多不懂的法律问题,现在心里都有数了。”

为落实好2025年全市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市司法局近期以“继承无忧 守护和谐”为主题,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证处、律师协会等资源组建专业团队,下沉至社区、养老机构、老年大学等,陆续开展“宣传—调解—保障”银发权益守护专题活动,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定制“银龄守护盾”,提供个性化法律服务

辽宁法网公证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积极发挥“7×24”小时线上线下公益服务职能,接线律师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将遗嘱订立、财产继承、防诈维权等老年人身边高频出现的法律问题一一剖析,针对每位老人的个性化法律需求精准把脉问诊。

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公益遗嘱专项服务窗口,开通“涉老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自书模板与遗嘱订立的一对一指导、面对面答疑解惑,从源头保障遗嘱的合法性,减少继承纠纷。同时,安排专人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全程帮办”服务。

成立“银发调解工作室”,一站式化解涉老矛盾纠纷

市人民调解中心综合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银发调解工作室”,积极调解赡养继承、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经济债务等各种情况复杂、专业性强的涉老矛盾纠纷,推动助老法律服务从“被动纠纷化解”向“主动风险预防”转型。

同时,针对养老诈骗、涉老非法集资、销售假冒伪劣保健产品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问题,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升级“阳光遗嘱服务站”,公证护航幸福晚年

市辽东公证处聚焦“公证规范优质”行动,结合“惠民八个办”工程,为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采取巡回办证、蹲点办证、上门办证等方式,让群众感受到公证的温暖和力量。

截至目前,丹东司法行政全系统共开展“法护银龄”活动专场宣传6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调解咨询160余人次,指派法律援助案件5件,受理遗嘱公证36件。

下一步,丹东市司法局将聚焦老年人群体公共法律服务需求,重点关注高龄、失能、困难、残疾等老年人“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可感、可知、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有效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