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男子突发心梗离世!医生提醒:中老年人睡觉前,要少做4件事
发布时间:2024-09-02 06:40 浏览量:6
孙大爷今年73岁了,上个月是小孙子一周岁的生日。虽然孙大爷膝下有两个儿子,也分别成家多年。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三个孙辈都是小女儿,好不容易老二儿子生了个小男孩儿,可给孙大爷开心坏了。恰逢孙子周年,孙大爷也是主张在家大摆筵席。
孙大爷因为高血压的原因,本来已经戒酒多年。不过因为这天实在太高兴了,就破了戒,推杯换盏时就不觉大半天过去了。老伴儿还孩子都苦苦劝诫让孙大爷少喝两杯,孙大爷也没把他们的话放心里。等到宾客都散去后,天色早已黑透了。
醉如泥的孙大爷也没顾得上洗漱,衣服没脱进卧室倒头就睡。老伴儿看他醉成这样,也没有打扰他,换了个房间休息。第二天一直到快中午的时候,老伴儿看孙大爷一直没醒,就想着去喊喊他,结果发现他脸色铁青,鼻尖已经没有呼吸,浑身冰凉。送到医院时,医生说孙大爷已经去世多时,最终病理报告是他突发心梗。
其实临床上类似的案例也不少,很多患者都是在夜晚睡觉时突然发生了脑梗和心梗等疾病猝死,第二天家人呼唤时才发现。
大多时候,可能并不是患者本身的原发疾病很严重,而是自己睡觉前的坏习惯埋下了祸根。借此机会,我们也来说说哪些睡前习惯会导致心梗发生的风险增高。
一、上了年纪,睡觉前这些习惯改的越早,心梗距你越远!
心梗的“大名”想必都不陌生,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这短短两个字不知道摧毁了多少条生命和家庭。其实,所谓的“梗”指的就是血管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梗阻,导致血流不畅,从而致使机体某些部位的血液供给被阻断,从而发生坏死。
那么心梗就是指的营养心肌的血管,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冠状动脉因为某些原因发生梗阻,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
这些因素长期存在致使冠状动脉血管壁变厚变硬,形成我们常听说的粥样硬化。此时的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就会出现很多硬化斑块,当斑块破裂后会发生脱落。这个过程就会直接激活体内的血小板和其他凝血物质。此时斑块破裂的地方,往往会形成血栓。
这个血栓就是我们常说的“梗”。如果这个血栓足够大,就会完全阻断冠状动脉。此时心肌细胞就会无法获取充足的血液、养分等资源,超过一段时间心肌就会发生坏死。这个过程就是心肌梗死。
具体来说,因为冠状动脉比较粗大,心肌缺血发生坏死的面积也远比其他微血管发生血栓大。当心肌大面积梗死后,坏死的心肌其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就会急剧下降,甚至短时间内迅速丧失。
此时的结果就是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全身各组织器官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血供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最严重会导致各重要器官迅速衰竭。
此外,心脏坏死的地方可能会出现血液积聚过多或者心脏电的紊乱,前者会出现心脏爆裂,后者会致使心律失常,两种情况都是致死性的。
这样的情况别说经历,听起来都是非常恐怖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发生梗死后才会有如此高的致死率。
尤其是夜晚发生心梗,很多患者甚至连被抢救的机会都没。因此,面对如此凶险的病情,做好预防是很重要的!那么睡前的哪些习惯有可能会导致我们发生心梗呢?
危险因素一:睡前剧烈运动
当机体在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周围器官的代谢也会增加。代谢增加后自然养分需要也会更高,而机体内的养分主要运输途径之一就是血液。所以此时心脏就要“加班加点”进行射血功能,这也是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变快的原因。
此时心脏跳动,也就是心率就会变快,心肌耗氧量也会增多。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本身就是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偏慢、供氧量就会受限。如果患者剧烈运动下,很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血流不足以维持心肌代谢的需要,此时就会诱发心梗。
并且冠状动脉可能会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发生痉挛,这很容易导致血管壁上的斑块发生破裂,从而脱落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血管,发生急性心梗。
再加上人体晚上代谢是偏慢的,因此剧烈运动后发生上述情况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对于三高、冠心病等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朋友来说,切记不要随意剧烈运动,尤其是睡前。
危险因素二:睡前暴饮暴食
睡前暴饮暴食也是一个高危因素,尤其是吃完大鱼大肉直接倒头就睡。
机体在暴饮暴食后,脂成分大量摄入,血脂会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这会导致血液粘稠度明显升高。如果患者同时三高和冠心病,就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变的更高。血液粘稠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导致斑块发生破裂和出血,从而诱发血栓,导致急性心梗的出现。
或者是当我们身体处于消化状态时,胃和肠是需要血液额外供给来维持动力的。晚上本身机体代谢就比较慢,如果暴饮暴食,胃肠就需要更大量的血液,此时心脏负担就会加重,这也可能会诱发心梗。
危险因素三:熬夜
我们植物神经的节律一般是白天时交感神经兴奋,而晚上副交感神经兴奋。但是如果长期熬夜,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搞不清楚该谁“值班”了,换言之就是正常兴奋节律发生紊乱。
此时的结果就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这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典型原因,血压升高又会致使血管的弹性减退,从而发展为动脉硬化。
另外,交感神经兴奋还会导致心率升高。心率加快就会诱发各种心电活动紊乱,也就是心律失常。此时心肌耗氧量会增加,冠状动脉更容易痉挛。后者长时间痉挛就会诱发血管壁上的斑块破裂,从而脱落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梗。
危险因素四:睡前情绪太激动
其实这个因素和熬夜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情绪太激动也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发生上述的过程。此外情绪太激动还会促进机体分泌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这两者也会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压,从而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并使得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基本和熬夜导致心梗的机制共通。
这样看,能导致睡眠间发生心梗的原因还真是不少呢!因此尤其对于心梗高危人群,比如三高等代谢综合征或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可要注意避免这些坏习惯哦!
当然话说回来,虽然夜晚发生心梗很可怕,是很值得我们提高警惕的。但是心梗真发作了,它也不会挑时间呀!因此,这些心梗高危时刻也是需要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
二、不止是睡觉!心梗的2个高危时刻,千万要避免
1.排便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死性因素,很多人还不信。机体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就会增高,这会导致血压迅速升高,从而致使心率和心肌耗氧量迅速升高,随即诱发心梗。
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排便时尽量不要太用力。如果时常排便困难或者便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用药物进行辅助。平时也要注意饮食,多吃如蔬果等新鲜的高纤维食物。每天可以用手按摩肚子,帮助胃肠道蠕动。
2.洗澡
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洗澡竟然也是心梗高危时刻。
当我们沐浴时,全身血管都会因为温度上升而扩张,因此皮肤和肌肉的血流也会增加。但是血液短时间内总量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这里多了那里就少了。
因此皮肤和肌肉的血液量变多,心脏血流就会变少。再加上一般来说我们洗澡都会处于比较封闭的空间,相对来说氧含量比较少。因此此时心脏和大脑就会比较容易发生缺血的情况,从而诱发心梗。
故此,对于心梗高危患者来说,水温不要太高,不然血管会过度扩张。当然也不能太低,血管受冷收缩也会导致心梗。总的来说,水温和体温相当最好。
此外,这些朋友洗澡时间不要太长,浴室也要注意通风,切忌不能蒸桑拿!
所以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或者冠心病患者来说,一定要记下这几个特殊时刻,做到更好地防止心梗。
但是话又说回来,假如心梗真的发生了,真的是一瞬间的事情吗?其实也不然,心梗发生前也并不是毫无征兆,因此对于它的症状信号一定要高度警惕!
三、出现这些症状,是心脏给你下的最后通牒!
大部分心梗患者发病前都会莫名其妙的出冷汗。这种出汗和闷热以及劳累出汗完全不一样,心梗患者是突然性出汗,一瞬间大汗淋漓。
这是因为心肌梗死后,心脏无法维持射血功能。此时心输出量下降,导致全身血压下降,血管就紧跟着收缩。此时机体就会代偿性的出汗,皮肤湿冷。
另外,心脏就处于我们的胸腔之中,因此它不舒服时,通常会伴随着胸部的不适,最常见的是胸口疼。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坏死,从而释放出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后就会导致疼痛的出现。
或者是当急性心梗发生后,心脏表面会渗出炎性物质,刺激心包,发生心包炎,这也会出现心口疼的情况。往往胸痛即是心梗最典型的表现,也是心脏向我们“求救”最直接的信号和标志。
最后,当心梗范围比较大,心肌细胞大面积缺血性坏死,就会致使心功能受损。此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左心衰,随机诱发肺淤血,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的症状出现。因此对于心梗患者来说,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可能就是心梗的面积比较大。
写在最后
总之,心梗是临床常见的猝死原因之一,也是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等一系列原因,近些年来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心梗也越来越高发,因此如何预防心梗和及时抢救心梗是我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抓住睡觉时、洗澡和排便等心梗高发的时机,做好妥善预防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心梗真的发生,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判断它的前驱症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迁延。
参考文献
[1]张赞伟,胡小菁,魏文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20(01)
[2]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01)
[3]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