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童年了,年轻人没有快乐了,老年人犯愁了
发布时间:2024-09-06 10:08 浏览量:6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子,活泼可爱,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在学校学习压力不大,有的作业在学校就做完了。在学校没做完的,回到家里吃完饭,再写半个多小时就写完了。
剩下的时间就是到户外玩耍。打鱼摸虾,捕鸟,挖野菜,满村子满山遍野疯跑玩耍,童年生活乐趣无穷。
那时候的孩子,身体结实,吃的是高粱米,大碴子,小米,白面,大米很少。
现在的孩子,大鱼大肉都吃腻了,可是身体疲软,什么跑步,单杠,打篮球,踢足球各种活动很多孩子都达不到标准。一个班级戴眼镜的孩子都占三分之一了。
六七十年代的孩子,一个学校也发现不了几个孩子戴眼镜。
现在的孩子除了课堂上学习,在家写作业到半夜,还有做不完的练习册,到了星期天还得去补习班补课,艺术班学习,在分分分的压力下拼命奔跑。
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大自然对话,在大自然里玩耍嬉闹,与大自然脱节。
有点时间就沉迷于玩手机游戏,结果是视力下降,身体健康程度每况愈下。
他们根本就没有快乐的童年生活。难道这些是孩子想要的吗?是家长想要的吗?看着一个个孩子戴着小眼镜,感觉是一种悲哀。
教学改革改革喊了这么多年,结果啥样?有目共睹。六七十年代没说教学改革的时候,孩子的精神面貌爆棚,没有动不动就跳楼的,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的想象。
现在的孩子压力山大,老师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考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年轻人很多选择单身,大龄剩女越来越多,选择逃避。新婚夫妻不要孩子了,压力大选择丁克家庭。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养不起孩子了。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就业,到成家的花费200万左右。试想一个家庭过日子一辈子挣多少钱?
所以出现了房贷车贷,这些都压在年轻人的肩膀上。
年轻人他们很多都是大学生,他的求学之路,工作之路,他最清楚其中的艰辛和无奈,更知道父母为了他的学业倾其所有。
他们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子。所以很多年轻人没有快乐了。
再说老年人能不犯愁吗?大学年年扩招,左邻右舍的孩子都是大学生,自己家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上大学。
智力差花钱补课,考不上好大学考一般大学大专,然后就业难。
孩子即使上大学在大城市有了工作,买房买车又是天文数字,房贷车贷油然而生。大多数父母的全部积蓄只能交个首付。
很多年轻人啃老不说,等有了孩子,父母年岁基本都五十岁以上了,还得千里迢迢地哄孙子孙女。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反而更累更操心了。老年人能不犯愁吗?
总之,社会发展了,条件好了,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指数越来越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