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冠疫情持续下降

发布时间:2024-11-05 17:00  浏览量:7

11月正值秋冬交替,天气日渐寒冷,昼夜温差加大,是呼吸道传染病和部分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河南省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广大居民11月重点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支原体肺炎和感染性腹泻。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河南省新冠疫情自8月中旬达到高峰后出现连续下降趋势。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在公共交通、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防护措施:

1.强化高风险人群保护。对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高风险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使病例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尽可能减少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置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可能发生的聚集性疫情。

2.注意个人防护。居民日常出行,应坚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休息,注重营养,增强体质。
3.合理用药,按需就诊。感染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河南省每年一般在13~15周疫情开始上升,4~6月为发病高峰。目前已经进入秋季学期,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人员聚集性有所增加,预计全省手足口发病将有所上升。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只有极少数患儿病情恶化迅速,会出现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防护措施:1.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2.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特别是对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并对家里地面、桌面、门把手、床围栏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推荐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
4.儿童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儿童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托幼机构、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室内通风消毒工作。如果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要立即报告当地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
其主要通过感染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流行性感冒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民众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防护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防控流感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接种流感疫苗,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孕妇;

6~59月龄儿童;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洗手,做好手卫生。流感高发期间,减少或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人多的地方,如果必须要去,佩戴好口罩。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
3.重点场所防控。托幼机构、学校、家庭、医院、工厂、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应加强这些重点场所的日常通风、清洁、消毒工作,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处置上报。

四、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在1~3周,是我国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及以下儿童也可发病。


防护措施:1.个人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注意手卫生,外出归来、接触鼻涕唾液后可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消毒。
2.注意通风。家庭和学校、幼托机构等场所防护应做好日常室内清洁,经常开窗通风。
3.应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时,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学。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咳嗽、病情反复,有明显咳嗽,呼吸频率增快,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发绀、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精神差、抽搐等要及时就医。

五、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其中轮状病毒腹泻和诺如病毒腹泻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

天气日渐寒冷,病毒性腹泻进入流行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

防护措施:

1.关注饮食卫生。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不喝生水;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注意开窗通风,在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规范戴口罩。
3.注意规范化处理。不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环境。被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或物体表面,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在处理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和消毒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以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清洁和消毒双手。

来源:河南疾控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