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建议:宁可饭后躺下,也别做这2件事
发布时间:2024-11-06 11:37 浏览量:8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初夏的午后,张玉兰站在厨房门口,呆呆地望着炉灶,眉头紧锁。她记得自己是要做些什么,可就是想不起来了。灶台上的锅里飘出阵阵糊味,她这才惊觉原本要热的汤早已煮干。
"妈,您又忘记关火了!"刚下班回家的女儿小美连忙冲进厨房关掉煤气。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发生类似的事情。
作为一位经营小饭店30年的老板娘,张玉兰曾以她精准的火候闻名街坊,现在却频频出现这样的状况。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医生指出,记忆力减退不仅与年龄增长有关,生活方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5%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张玉兰的女儿带着母亲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早期认知功能退化迹象。让人意外的是,医生除了开具必要的药物外,重点询问了张玉兰的饭后习惯。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发表的研究显示,饭后不当习惯与认知功能下降呈现显著相关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容易被忽视的行为:剧烈运动和过度午睡。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张教授解释说,饭后1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液大量集中在运动器官,造成脑部供血不足。一位退休的五星级酒店大厨李师傅就因饭后立即去游泳,数年后出现明显的记忆障碍。
国家老年医学研究中心王研究员分析了3000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数据,发现经常在饭后即刻进行剧烈运动的群体,认知功能退化速度比对照组快40%。
一个易被忽视的习惯是饭后立即躺下小憩。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主任表示,适度午休有利于大脑恢复,建议在饭后半小时散步15分钟,待食物初步消化后再休息。
家住杭州的退休舞蹈演员周阿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她坚持20年的饭后散步习惯,至今记忆力保持良好。每天傍晚,她都能准确背诵自编的广场舞动作,深受街坊邻居喜爱。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4年2月刊载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坚持健康饭后习惯的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风险降低约35%。这项针对超过5000名老年人的调查持续了8年。
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吴主任建议,饭后30分钟适度活动,如缓慢步行、太极拳等,既能促进消化,又能维持大脑供血平衡。她特别强调,运动强度要适中,以说话不感觉气喘为宜。
回到张玉兰的故事,在调整了饭后习惯后,她的状况逐渐改善。现在她会在饭后与邻居赵大姐一起散步,聊聊家常。原本让她困扰的健忘症状明显减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孙医生指出,预防认知功能退化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除了避免不当的饭后活动,保持规律作息、坚持适度运动、保持社交活动同样重要。
青岛市立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刘教授分享了一个特别的观察:经常参加棋牌活动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普遍较好。一位曾经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徐先生,退休后每天打几局桥牌,思维依然敏捷。
《老年健康研究》杂志近期刊发的文章提到,大脑需要持续的刺激才能保持活力。简单的数独游戏、填字游戏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深圳市人民医院老年科李医生建议,可以培养一些益智爱好。她的患者中有位退休园艺师,通过设计家庭花园布局,不仅保持了思维活跃,还美化了社区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医学杂志》最新研究发现,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样关键。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有助于维持认知功能。
国家脑疾病研究中心钱教授强调,预防胜于治疗。针对老年认知障碍,早期干预效果最佳。她建议50岁以后就要开始注意调整生活方式。
饭后科学休息既能让身体得到恢复,又能预防认知功能退化。
张玉兰现在每天都会记录三件开心事,与老伙伴们分享生活趣事。她说:"记忆就像储蓄罐,需要天天存一点。"
参考文献:
1.《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第42卷:《老年人饮食习惯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2.《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4年2月刊:《健康生活方式对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
3.《老年健康研究》2024年第1期:《认知功能障碍预防与干预新进展》
4.《中华医学杂志》2024年第103卷:《营养因素在认知功能保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