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下降,医生提醒老年人:不想患上血栓,外出这4事千万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5-01-16 21:56  浏览量:12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气温逐渐下降,你是否开始担心外面的寒冷天气会让自己身体感到不适?尤其是老年朋友,气温一低,常常会感觉浑身不适,甚至有些人会出现腿部肿胀、走路不便等症状。

许多人认为,这些不过是冬季常见的小毛病,忍一忍便会过去,然而,事实上寒冷天气所引发的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特别是与血栓相关的风险。

我作为医生,曾经接诊过很多因寒冷天气引发血栓的患者,许多人最初并没有意识到,简单的一个“小不适”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寒冷的天气不仅影响了血液的流动,还可能促使血栓的形成。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血液循环不如年轻人,这时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就会成为致命的诱因。

那么,问题来了:你真的了解在气温下降时,哪些外出习惯会增加患上血栓的风险吗

我在医院遇到过一位老年患者,她平时身体不错,偶尔和邻居去散步,活动也不多。可是有一天她突然因为腿部肿胀和剧烈的疼痛急诊来找我。

当时我给她做了检查,发现她的下肢发生了严重的血栓,甚至形成了深静脉血栓,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她的血液检查显示她并没有血液病,家族史也没有相关问题,为什么会突然得血栓呢

经过详细询问后,我才知道,原来她最近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天气冷的时候,她喜欢蹲下来整理厨房的东西。

她说,她总觉得蹲下去做事情最方便,可每次蹲下来后,她都没有注意到膝盖可能会受凉,特别是天气越来越冷,室内外的温差大。

蹲的时间久了,膝盖的血液流通不畅,加上低温的刺激,使得血管收缩,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很多老年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尤其是寒冷天气下,如果膝盖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血液循环受到限制,很容易造成血液黏滞,最终引发血栓。

研究表明,寒冷天气会使外周血管收缩,致使血液流动性变差,老年人血管弹性欠佳,更易受此变化的影响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老年人常犯的,就是穿得过于厚重,很多人在天气一冷,尤其是外出时就开始穿好多层衣服,裤子,甚至穿上笨重的靴子和厚袜子。

过度穿着虽然能提供温暖,但这种做法其实往往会忽视血液流动的舒适性,导致血液循环变差,从而增加血栓的风险。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位患者,已经75岁,这位患者以前没太关注过自己是否容易得血栓,直到有一天,他外出时,穿了厚厚的裤子和靴子。

走了大约20分钟,结果回到家后发现小腿部肿胀,腿部肌肉酸痛,开始他以为只是走得太久,但后来逐渐加重,甚至有了轻微的疼痛感,经过检查,我发现他腿部有了血栓。

我们常常认为保暖就必须穿很多层衣服,但过于厚重的衣物会导致下肢的活动受限,尤其是脚踝和小腿部位,严重影响血液流通

尤其是穿上厚重的鞋靴后,脚部运动空间狭小,长时间不活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导致血液聚集,进而形成血栓。

有一项研究显示,寒冷天气下,穿得太厚重会导致下肢的血液流动速度降低,尤其是脚踝和膝盖处的血流最为明显,而老年人由于肌肉弹性差

长时间没有活动,血液流动更加缓慢,血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外出时选择轻便、保暖但不臃肿的衣物,尤其要注意脚部的舒适和自由活动,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外出时间不要过长

很多老年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外面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能带来好处,因此特别喜欢外出散步,甚至常常走得很久,然而,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

过长时间的外出反而容易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问题,过度劳累、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血管收缩,阻碍血液流动

有位患者,每天早晨都会去公园散步一小时,但有一次,寒冷的冬天里,他依然坚持出门,没走多久,他就感觉到下肢的酸痛,回到家后,腿部逐渐肿胀,晚上疼得难以入睡

最后,经检查,他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已经有了一定程度,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群体中非常普遍,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骤降,老年人血管已经因为气候变化变得更加脆弱。

再加上过长时间的站立或者行走,极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我们知道,长时间站立或走动,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容易导致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血液流动缓慢,形成血栓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医学研究显示,老年人的血管壁本身就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冷空气会加剧这些问题,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的低温下,血液的流动会受到限制,进而加大了血栓的发生几率。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老年人在冬季外出时要掌握合适的时间,不要过度劳累,适时回到温暖的室内休息,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

小心脚踝的负担

最后,我们来谈谈脱鞋的问题,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事实是,老年人在寒冷天气中,脱鞋的动作也可能引发血栓风险。

尤其是那些常穿硬底鞋或厚重鞋垫的老年人,脱鞋时常常会突然用力,导致脚踝和小腿部位的肌肉拉伤、血液流动受到限制

曾经有一位常年穿着厚底鞋的患者,70多岁了,平时很少外出,也不做过多运动,某天,她在家里忙着收拾屋子,脱下鞋时不小心用力过猛,脚踝一阵酸痛

她没在意,结果几天后,脚踝处的疼痛越来越严重,腿部也开始肿胀,最终,她的检查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

其实,这种问题和鞋子设计、老年人运动能力有很大关系,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尤其是硬底鞋,不仅对足部的血液循环不利,而且容易给脚踝、膝盖等关节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脱鞋时的突然用力,往往加剧了这些部位的血液滞留,血栓的风险随之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老年人平时穿舒适、柔软的鞋子,避免过于坚硬的鞋底。

总结来看,老年人在气温下降时,常见的生活细节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为血栓的形成埋下隐患

尤其是蹲下来时膝盖受凉、穿得过于厚重、外出时间过长以及脱鞋时不注意动作等,都是我们常常忽视的危险因素。

身为医生,我常常看到许多患者因为这些小细节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朋友们在外出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才能有效避免血栓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血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谢黎霞,汪雅,何菊英.护理风险监控联合预警标识预防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2024

标签: 医生 血栓 气温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