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女性尿失禁

发布时间:2025-02-24 16:56  浏览量:8

尴尬的女性尿失禁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是部分老年男性甚至年轻白领的难言之隐,与其对应的便是女性患者的尿失禁。尿失禁临床表现或是突然无意识地漏尿,或是咳嗽、喷嚏或运动时尿液不自觉溢出,又或是着急上厕所,还没走到厕所,尿已经露出来了,这些都属于尿失禁。其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引发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西医对尿失禁的分类如下:

1、功能性失禁--随时都有尿液渗出,大都合并有先天异常或手术后并发症。

2、急迫性尿失禁--典型为上厕所来不及脱裤子,在妇女有膀胱炎发作时常见。

3、应力性尿失禁--当腹压上升时,尿液便不自主的流出(尤其是当咳嗽、提重物、笑、上下楼梯或打喷嚏时)此时并无真正膀胱逼尿肌的收缩。

4、溢漏型尿失禁--当膀胱撑得太涨时,已经失去应有的收缩功能,於是满则溢。

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反复10~15次,持续8周以以上对控制尿失禁有一定帮助;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是现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标准手术方案,疗效可。

中医对遗尿的认识,自然离不开肾与膀胱。肾主水,司二便,《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肾开窍于二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故《外台秘要》有云“病源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张氏医通》也记载“肾与膀胱之气,虚寒不能约制,故睡中遗尿”。临床对尿失禁的治疗也多以补肾固涩为主,方选桑螵鞘散或者缩泉丸;或从脾论治,培土制水,方选补中益气汤等;或从心论治,清心利尿,方选《辨证录》清心莲子饮等;亦有从肝论治,治以疏肝解郁。明代中医李中梓谓“世俗之治小便不禁者,但知补涩而已,不知《内经》论肝肾膀胱之病,不指为何邪所干,则知七情六气皆能为病也”便是从肝论治。

颜德馨先生曾治一17岁女性,遗尿多年,羞怯之情,溢于言表,投以疏肝化瘀之“血府逐瘀汤”加味(柴胡、牛膝、川芎、桔梗、枳壳、升麻各4.5g,红花、桃仁、赤芍、韭菜子、当归各9g 生甘草3g 白茧壳7只),先后服药21剂告愈。

后学曾有幸治愈一西医术后病情仍反复发作的尿失禁患者。2016年就职于东直门医院时,接诊一老年女性咳嗽患者,症状除咳嗽外,尚有胸闷、口苦、口干等少阳见证以及咳嗽漏尿的尿失禁症状。彼时正读朱进忠先生的《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书中开篇即是以小柴胡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咳嗽遗尿。于是便宗先生所云,以小柴胡汤合生脉饮治疗患者咳嗽。两周后患者复诊,谓吃药七付后又在社区医院抄方七付,服药后困扰其多年的尿失禁基本痊愈。疗效如此迅捷,甚是高兴,详问患者知其既往曾行西医手术治疗尿失禁,但术后病情仍是反复。

当时只是依葫芦画瓢,未曾详解。后详读《伤寒论》,读至“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以及“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这些条文时,对朱进忠先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尿失禁、颜德馨先生疏肝活血化瘀治疗尿失禁才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咳嗽遗尿

作者:朱进忠

咳嗽遗尿在《素问》中早有记载。它说“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沈金鳌、林佩琴等都主张用茯苓甘草汤,但余屡用未见其效。

通过观察发现本病多见于年老体弱和产后之妇女,除咳嗽遗尿外,往往兼有头晕乏力,胸满心烦,心悸气短,脉弦滑无力等症,而无“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之肾咳证。偶读方隅所著《医林绳墨 》小便不禁条,云:“妇人咳嗽而溺出者,宜生脉散加归、术、柴、 黄芩” 才始有所悟。再细读《素问》“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 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 是孤之府也” 句,才使我茅塞顿开,乃拟: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麦冬9克,党参9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陈皮9克,青皮9克,紫菀9克,黄芩9克,方一首,作为心肺不足,三焦气滞,郁而化火的方剂,试用于临床常效如桴鼓。

例如:郑××,女,30 岁。产后两个月来,咳嗽遗尿,久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审其脉证,见其面色皓白,言语无力,心悸气短,胸满心烦,口干,脉虚而弦滑。综其脉证,诊为心肺不足,三焦气滞,郁而化火,予上方2剂症减,6剂愈。

久而久之,虽见效者甚多,然无效者亦不少。

例如:唐××,男,64岁,前医屡用上方无效,询治于余 。审其脉证 ,除咳而遗尿外,肺与三焦之证不见,面色微黑,腰酸背痛,小腹憋胀,排尿不畅,时而尿热尿痛,舌苔薄白,脉弦涩不调,尺脉反较寸脉为大。反复思考,正如《素问》所述之肾咳,乃拟八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车前子、怀牛膝以培补肾气,果然2剂症减,10 剂愈。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