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年病专家高普,研究高血压40余年,总结控压心得,值得借鉴
发布时间:2025-03-18 18:29 浏览量:9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2. 高润霖,《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
3. 《柳叶刀》, 2019, “中国食盐摄入与高血压的关系”
4. 霍勇,北京协和医院,《高血压药物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
5.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2020,“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6. 《中医药学报》,2022,“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高血压,这个看似寻常的“富贵病”,实则是影响国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80岁的老年病专家高普,深耕高血压研究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总结出的控压心得,既科学严谨,又贴近百姓生活,值得每位高血压患者乃至普通人学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高润霖曾指出:“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血压升高会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增加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的风险。”
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人,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很多人直到出现头晕、胸闷,甚至突发脑卒中,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并控制,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高普教授强调,高血压虽是慢性病,但并非无迹可寻。它的发生通常与遗传、生活方式及其他疾病有关:
遗传因素:父母患高血压,子女患病风险增加。
不健康饮食:高盐饮食是我国高血压的重要诱因,《柳叶刀》刊登的一项中国研究表明,国人每日食盐摄入量远超世卫组织建议(5g),过量的钠会导致血压升高。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降低血管弹性,使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压力与情绪: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失眠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体重超标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
过量的盐分会让血管“变硬”,增加血容量,使血压飙升。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发现,每日食盐摄入量每减少1克,收缩压可降低约1-2mmHg。高普教授建议:
少吃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如咸菜、泡菜、火腿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隐形盐。
用天然调味品替代食盐,如柠檬、醋、香草等,让食物更健康。
家庭烹饪使用限盐勺,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
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不少患者因血压稳定便停药,结果血压反弹,甚至诱发中风。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专家霍勇教授指出,高血压用药需个体化,不能“一刀切”。高普教授给出的建议:
遵医嘱服药,不擅自更换或停药。部分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用可能导致血压骤升。
定期监测血压,调整药物方案。部分患者需联合用药,如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可以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
关注药物副作用,如部分利尿剂可能导致低钾血症,服用时需注意补钾。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压。《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研究表明,每周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5-8mmHg。高普教授推荐:
快走:每天30分钟,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太极拳:适合老年人,能缓解压力,稳定血压。
游泳:水的浮力可减少心脏负担,降低血压波动。
高普教授指出,食疗在高血压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下食物被誉为“天然降压药”:
富含钾的食物:钾能对抗钠的升压作用,如香蕉、番茄、紫菜。
富含镁的食物:镁有助于放松血管,如坚果、燕麦、深色绿叶蔬菜。
富含Omega-3的食物: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风险。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痰湿阻滞、气血亏虚等因素有关。《中医药学报》刊载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辅助控制高血压方面有一定作用。高普教授推荐:
天麻钩藤汤:适用于头晕、面红、易怒的高血压患者。
荷叶决明子茶:有助于降脂、降压,适合肥胖型高血压患者。
针灸按摩:刺激太冲穴、内关穴,有助于稳定血压。
《柳叶刀》研究表明,40岁前的血压水平决定了中老年期的健康状况。高普教授提醒:
年轻人应养成定期测血压的习惯,尤其是家族有高血压史者。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熬夜、过度饮酒、久坐不动。
关注心理健康,学会释放压力,如冥想、瑜伽。
总结高普教授40余年的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高血压并非不可控,遵循限盐、合理用药、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的原则,可以有效稳定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要树立长期管理的意识,结合中西医方法,让血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健康的血压,是长寿的基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