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直言:老年痴呆最早信号,不是忘事!而是频繁出现这3表现!

发布时间:2025-03-26 11:19  浏览量:8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说起老年痴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记不住事”,觉得只要还能记得昨天吃了啥、孙子的名字没喊错,就说明脑子还灵光着。

但其实呀,事情可没那么简单,有时候真正危险的苗头并不是“记不住”,反而是一些你根本想不到、也压根没当回事的小表现

那你知道吗?有些看起来跟脑子没半点关系的反常行为,才是真正敲响脑部衰退的第一声警钟,那到底是哪几种表现最值得警惕呢?

我年轻那会儿常年在医院忙着接诊,不夸张地说,每年遇到的老人里面,十个有五个都带着点脑子不清楚的毛病

很多人是一开始家里人带来看“健忘”,但我一问详细情况,其实早就不是“单纯健忘”了

有个老太太,记得买菜的钱数,记得自己年轻时候嫁过来那年是腊月初八,却突然有一天就总说“东西味道不对了”,天天嚷嚷着饭菜变苦

家人以为是老年味觉退化,结果再仔细一查,原来大脑负责感知味觉的区域已经出现轻微退化。

还有个老头子,家里人来时说他最近老犯倔,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拦也拦不住,我一看症状,八成也是脑部功能受影响的前兆

这些例子太多太多了,说实话,最开始出问题的时候,家里人根本不会往“老年痴呆”那边想,只觉得是情绪、是身体机能下降,甚至有人以为是心脏问题、血压变化、睡不好觉。

所以啊,有些信号如果你看不出来,就等着它越拖越严重,到真记不得家人名字那天,后悔也来不及了,很多事,都是早期被忽略才变严重的,那些真正的“最早信号”,不是“忘”,是“变”。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见过不少老人,明明年轻时吃饭讲究细嚼慢咽、养生有道,可年纪大了以后突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饭菜一上桌,三两口就吃完了,不管硬的软的、辣的淡的,全都往嘴里塞,吃得又快又急,好像后面有人跟着抢饭吃似的

以为这是胃口变好了,其实可能是大脑的执行功能出现了障碍。

我印象很深,有位患者,年轻时做事一板一眼,连午饭都掐着时间吃,但她女儿带她来医院时就说,最近这位老太太吃饭越来越没规矩了,不光抢着吃,还吃得飞快,饭后反而经常喊肚子胀。

有一次家里包饺子,她连嚼都不嚼就直接吞下去,差点噎着,她女儿原本以为是牙齿不好,换了活动假牙也没用,检查肠胃也没发现问题

我一听就感觉不太对,后来我们做了个简单的神经心理评估,结果发现,她的前额叶功能轻度退化。

前额叶掌管的,不光是注意力和情绪,最重要的是“控制力”,包括行为控制和进食节律,而大脑的控制力出了问题,人就很容易在一些细节行为上失去节制,吃饭过快只是表现之一

这个信号太容易被忽略,因为它看起来“好像没啥”,但其实是大脑对身体的基本管理能力在悄悄下滑,就像一个管理不善的工厂,生产流程开始失控了,越早发现,干预的空间就越大。

就这位患者来说,我们帮她调整了生活节奏,加入了认知训练,半年后她的进食速度明显缓下来,情绪也比以前稳定多了。

要说第二个特别容易被误解的信号,那就是“梦境变得异常复杂”,不是说你做梦就说明你要得老年痴呆了,而是那种频繁出现梦境异常、甚至在睡梦中会“打人”“喊叫”的情况,真的得好好留意。

我们医院那时候接诊过一个患者,他儿子说父亲晚上睡觉特别不安稳,不光翻来覆去,还会说梦话,有时候嘴里嘟囔些完全听不懂的话,还动手去打空气。

有一回甚至睡着后坐起来“开车”,吓得家人不敢合眼,可是这位患者白天特别清醒,也不糊涂,说话还挺有条理,所以一开始没人往“老年痴呆”那边想

这类表现,很可能是大脑深层的脑干区域——尤其是桥脑和中脑结构——在逐步退化

这些地方是控制梦境行为、肌肉抑制和快速眼动睡眠的核心部位,一旦这些区域出了问题,人在做梦时就无法抑制肢体活动,容易出现所谓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这本身不是痴呆,但它和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有紧密的关系。

那位患者后面我们做了影像学检查,果不其然,他的脑干区域已经有轻微的萎缩

我们给他做了干预,包括用些改善睡眠周期的药物、调整白天的作息,还有进行一些视觉空间的训练,半年之后,他的梦境行为缓解了不少,也没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

所以啊,别再以为做梦就是小事,尤其是那种梦中打架、梦中喊人、梦中走动的表现,真不是“睡不好”,可能是脑子在提前报警

你要是听到一个老人老说“我走路脚底发虚”、“像踩着沙子一样滑”,而他又没有糖尿病、没有椎间盘突出,也不是膝盖受伤,那你可得留点心

这个表现不一定是腿脚的问题,而可能是大脑里负责感知身体触觉和平衡的区域开始出问题了。

我们之前碰到一个患者,她女儿带她来看腿的,说她走路越来越不稳,特别在晚上,脚底像踩棉花,甚至有时候站不住

我给她做了一通检查,从踝关节到神经传导,都没问题,可是她一直说“脚像不是自己的”,后来我们做了脑部功能成像才发现,她的大脑顶叶躯体感觉皮层开始有轻度萎缩。

这个区域负责处理身体的感觉信号,一旦这地方退化,人的“身体边界感”会变得模糊

你可以理解成,神经线正常传过来信号了,但大脑没能正确解读,所以她会觉得地不平、脚踩空、身体失控。

你想想看,一个靠手工活吃饭的老太太,她对身体的触觉本来是极为敏感的,结果退休几年后,身体没出毛病,反倒是大脑让她“误判”了脚下的世界

如果不是及时识别,还真就容易拖成跌倒、摔伤、生活不能自理的大问题。

我们后续帮她进行感官整合训练,用一些触觉板、平衡垫,还有虚拟现实场景进行干预训练,搭配中枢神经的营养药物,恢复了一定的感知能力,走路不那么慌了,人也不再焦虑。

这种问题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外人很难理解,他们甚至会说“你不就是想多了嘛”,但其实身体的每一丝触感,最后都是靠大脑来解释的

解释出错,人就像走在错位的现实里,久而久之,心情受影响、情绪出问题,大脑会变得越来越混乱

这些看似“怪异”的表现,其实背后都有医学根据,只是过去我们太习惯把老年痴呆等同于“忘事”了,却忽略了人的脑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会一夜之间崩溃,而是慢慢地,从细枝末节中开始掉链子。

吃饭、做梦、走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只要它变得不寻常了,就可能是大脑在默默提醒你——我快撑不住了。

所以千万别再拿“年纪大了就这样”当借口,如果你身边的老人、甚至你自己,开始频繁出现这些“看似奇怪但实则危险”的变化,别犹豫,早点去医院查查。

老年痴呆不是绝症,但它最怕的,就是你不当回事,早发现,早干预,大脑的命能多撑好多年。

有些路,虽然看起来平坦,但你踩在上面的时候,如果总感觉不对劲,那就得停下来看看,是不是鞋子出了问题,还是脚已经不受你控制了

人老了,最怕的不是走不动,而是大脑带你走错了方向,还不让你知道,希望你我都能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预防老年痴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李米.老了才会得“痴呆”?记忆力下降就是“老年痴呆”?[J].科学大观园,2024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