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立医院专家提醒:老年人头部轻伤莫大意,“神经内镜”解病痛

发布时间:2025-04-01 18:39  浏览量:1

近日,商丘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69岁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考虑到患者病情,诊疗团队采用“神经内镜下脑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术中通过一个3*3cm小骨窗使用神经内镜打破血肿隔膜,清除血肿并止血。术后仅1天,复查CT见血肿已完全引流并予以拔管,患者目前病情稳定。

以下由该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窦允伟为大家介绍什么是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是血液集聚在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慢性占位性病变,常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常容易忽略,当血肿增大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常常出现头痛、头晕或肢体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等。

流行病学特点

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在头部外伤3周以后形成,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10万人口~13.1/10万人口,起初常因症状轻而被忽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CSDH的发病率不断升高,80岁以上老年人年发病率可达127/10万人口。

主要病因

颅脑外伤+脑萎缩,或有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的使用,当仅有轻微头部外伤时,尤其当前额和后枕部着力时,由于老年人脑组织与颅骨内板的距离增大,导致脑组织在颅腔内移动的空间增大,轻微的脑外伤就能造成桥静脉撕裂而出血,静脉血缓慢在硬膜下腔增大,最终出现临床症状。

常见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只针对血肿量小的患者;

颅骨钻孔引流术:术后血肿复发率高达33%;

开颅血肿清除术:为开放性手术,需要长时间在全麻下进行,麻醉风险大,术中出血风险以及术后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风险增大;

神经内镜下的血肿引流:直视下定位和治疗、多角度查看血肿腔,对血肿隔膜进行开口,血肿清除率较高,降低术后再出血和复发的风险。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