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老年斑密布,有的却干干净净?中医:这处都快堵死了

发布时间:2025-04-03 08:20  浏览量: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有时候走在公园,看到两位同龄的老大爷坐在一起晒太阳,一个脸上斑点星罗棋布,另一个皮肤白净如初,不禁让人纳闷:“怎么同样年纪,差距就这么大呢?”

但你要是问我,我会悠悠地抿一口茶,笑着说:看斑识堵,老年斑不是天降福祸,而是身体给你的警告信号它在说:这处“经络”,可能都快被杂质堵得冒烟了

老年斑,中医叫“寿斑”,可别以为是长寿的标志,它其实是“气血不畅、毒素内陷”的写照。很多人以为它只是皮肤问题,皮肤只是内脏的镜子。就像你家厨房油烟机堵了,一开火就呛人,老年斑就是身体排毒管道堵了的“油烟报警器”。

从中医角度看,老年斑不只是“岁月的痕迹”,它是气滞血瘀、痰湿内生、脾肾亏虚的结果。尤其是肝脏和脾胃,像是人体的“杂质处理站”和“化工厂”。一旦它们罢工,毒素就会在皮肤上“落户”。

我曾经接诊一位山东老农,今年七十有六,脸上斑点密密麻麻,像芝麻糊撒了一层。他自己也疑惑:“我不抽烟不喝酒,咋还长这么多斑?”

我一摸他的脉,再一问饮食习惯,答案就出来了:他爱吃肥肉、重口味,天天腊肉炖豆腐,饭后还来个小烧。脾胃早就负担过重,肝胆排毒不畅,湿热毒素日积月累,斑自然就冒出来了。

你看,有斑的人,往往伴随一个大问题:肝气不舒。

中医讲“肝主疏泄”,它负责像交警一样疏导体内的气机。一旦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就卡壳,卡着卡着,瘀血、痰湿就聚集在皮下,最后变成“寿斑”来找你了。而有些人皮肤干净,是不是基因好?也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气血通畅、五脏调和。

我碰到一个广西的老太太,八十多岁还皮光肉滑。她每天喝米汤、吃清淡、早睡早起,最重要的——她爱跳广场舞!气血流动顺畅,身体像一辆保养得当的老车,外壳自然干净。

不同地区,老年斑的分布也有差别。北方地区,饮食偏油腻、生活节奏慢,新陈代谢差,斑就容易多;南方湿气重,脾胃一弱,湿毒内生,也容易皮肤出问题;而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皮肤老化快,斑点也容易提前报到。

从科学研究来看,老年斑其实是一种脂褐素的沉积。它是细胞代谢出的问题,像是杂质桶没倒,日积月累就变成斑点。这和中医讲的“痰湿瘀阻”不谋而合。

那问题来了:“堵”的到底是哪儿?

答案是——经络、脾胃、肝胆。

中医讲:“经络通则不痛,气血畅则无斑。”而“脾为生痰之源”,湿气一重,脾运化失职,毒素就开始“定居”身体角落。治疗老年斑,中医不会简单地去“抹药膏”,而是要从“调内”入手。

调脾胃、疏肝气、活血化瘀、利湿排毒。我常用的方子之一是《消斑汤》,由丹参、茯苓、白术、黄芪、当归、泽泻、柴胡等组成。

丹参活血化瘀,茯苓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益气,黄芪补气升阳,合起来,就是一锅“通堵大排档”。有些人爱抹美白霜、激光祛斑,其实是“头痛医头”。

中医讲“治未病”,要从根上解决,而不是只擦表面。就像你家厕所堵了,喷香水能解决吗?当然不行,要通管子。

说到这儿,得提提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黄帝内经》有云:“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情绪调节,也决定着你脸上是花还是泥。长期郁闷、烦躁的人,肝火上炎,气机不畅,斑点说来就来。

那怎么调养最好?我这儿有几个“老中医的防斑秘诀”:

第一,饮食清淡,少油腻少辛辣,尤其少吃夜宵;

第二,坚持运动,哪怕每天散步半小时,也能通气血;

第三,常按摩肝经、脾经、足三里、太冲穴这些“排毒高速口”;

第四,保持心情舒畅,别老生闷气,气郁斑生!

我还推荐一款食疗方子,叫“山楂茯苓薏米茶”山楂化食积、茯苓健脾化湿、薏米利水除湿。每天泡一壶,既养生又祛斑。不过注意,体寒的人不要喝太多,要加点桂圆或红枣中和一下。

说到底,老年斑就是身体在悄悄告诉你:“我累了,你得帮我清理一下杂质。”它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是“体内的警报器”。听懂它的语言,顺着中医的思路去调理,80岁也可以脸上干干净净。

别把老年斑当成单纯的“皮肤问题”,它很可能是你身体内部系统的“堵车信号”。堵的是经络、气血、脾胃,是你几十年生活习惯的“账单”。别等斑长满了脸,再想起去医院,那时候,你的身体早就在用“老年斑”提醒你:我真的撑不住了。

健康建议,三句话就够:

吃得干净,动得勤快,心情舒畅。不靠仙丹妙药,只靠日积月累的好习惯,才能让你“斑无痕、脸常青”。皮肤上的事,根在五脏六腑,调理好身体,脸面自然光洁如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