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β-PET扫描,能“看见”老年痴呆?中山七院率先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无创精准检查
发布时间:2025-04-06 12:42 浏览量:6
2025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核医学科在蒋宁一教授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深圳市光明区首例Aβ-PET显像检查。该项技术的开展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监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我院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精准诊治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阿伯突然“脸盲”?
Aβ-PET:这锅,阿尔茨海默病不背!
66岁的李先生(化名),过去一年多来饱受折磨。
他时常突发意识模糊,甚至对熟悉的亲人都感到陌生。
随着记忆越来越模糊不清,他和家人深陷恐慌之中,唯恐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
带着惶恐,他来到深圳光明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就诊,“医生,我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
医生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用一项新技术——Aβ-PET显像给李先生的大脑做了“透视”,直击病因。
检查结果揭晓:李先生脑内Aβ淀粉样蛋白沉积阴性!
这一关键发现如拨云见日,明确排除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让李先生和家人悬着的心终于得以放下。医生也得以跳出阿尔茨海默病的“迷雾”,寻找真正的病因,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这个让李先生一家走出阿尔茨海默病阴影的技术,正是深圳光明区最新开展的Aβ-PET检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金标准”,它正在改写无数家庭的命运。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窗口
有望提前15年!
阿尔茨海默病常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进展不可逆,表现为学习、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伴有精神行为异常,并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据全国性研究显示,2019年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约3877万,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983万,占到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四分之一,高发病率、死亡率,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日益明显。
因此,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什么Aβ-PET检查可以精准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呢?
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病理,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异常沉积,这些斑块像“隐形杀手”,早在症状出现前15-20年就开始损害神经元。
然而,传统认知测评以及磁共振的诊断方法,往往难以在疾病早期捕捉到这些变化,导致许多患者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核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主任蒋宁一教授指出:“Aβ-PET显像的出现,宛如为医生装上了‘火眼金睛’。它通过注射微量放射性示踪剂,结合PET扫描技术,让医生能够直观看到脑内Aβ斑块的分布情况,能在症状出现前多年发现异常,实现超早期诊断,为干预争取宝贵时间。”
Aβ-PET显像提示,脑内Aβ淀粉样蛋白沉积阴性
从“对症”到“对因”
这种新药,能精准打击阿尔茨海默病
检查发现了Aβ斑块,该怎么办?
如果说Aβ-PET显像是“侦察兵”,那仑卡奈单抗就是“主力军”。
这种新型药物能通过靶向清除Aβ斑块,从源头上减缓疾病进展。神经内科神经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主任周列民教授介绍:“仑卡奈单抗是全球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的突破性靶向药物,它通过靶向清除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延缓疾病的进展,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尤其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我们将其与Aβ-PET显像结合使用,既能明确诊断,又能优化治疗方案。”
01 什么样的人适合使用仑卡奈单抗?
仑卡奈单抗适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包括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阶段的患者。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咨询:
•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的丧失
•语言表达困难
•定向力下降(如迷路、忘记时间)
•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
02 在使用仑卡奈单抗前需经详细的专业评估:
1. 经神经内科医生评估患者符合MCI和早期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标准;
2. 用药前还需做脑部磁共振成像(MRI)、ApoE基因型检测、脑脊液,血液相关化验等;
3. 最终需完善Aβ-PET检查,证实脑内Aβ病理阳性。
目前中山七院神经医学中心与核医学科紧密协作,已形成了从早期筛查到精准治疗的完整链条,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Aβ-PET显像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中山七院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填补了深圳光明区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疑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更先进的诊疗选择。未来,核医学科与神经内科将继续深化多学科合作,探索更先进的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庭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文 | 钟慧琼
指导科室 | 核医学科
编辑 | 陈泽淳
初审 | 蒋宁一
审核 | 江清浩、李艾琳
审核发布 | 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