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这群90后为中老年人办了三年摄影展,从这些照片里,你能读懂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30 21:03  浏览量:8

“往右拨这个齿轮过片,再按快门就是拍下了。爹爹娭毑你们要拍一个月,不要一天就拍光啦!”这是阿猪将傻瓜相机交付每位参与者时的嘱托。

2022年4月,在长沙向韶社区开艺术空间的年轻人阿猪联合朋友,在所在社区发起一个“中老年人摄影活动”,免费提供相机及胶卷,并为成品举办摄影展。初衷本是“社区生活观察日志”,却借由摄影机这双“眼睛”,呈现了中老年人生活中鲜少展示在社交网络的态度与趣味。

△ 2022年第一届活动的部分参与者

招募范围在第二届扩展至全长沙,不少参与者是晚辈帮忙报名,也借此,两代人间原本渐趋死水的沟通状态泛起了动人涟漪。这一届的故事,除了记忆、日常,还有老一辈生活中存在的病痛,甚至死亡。

△ 2023年第二届活动的部分参与者

阿猪记得,在第二届作品展出时,有观众因一名参与者、54岁的毛显光照顾生病丈夫的经历触动落泪,“过去一年里他妈妈也一直重病,他在旁照顾,消化了很多压力和情绪。尽管如此,妈妈还是在某一天离开了。也许毛阿姨的坚强真的疗愈到他,他说可能那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

常是这些时刻让她们想要把活动尽力做下去。2024年,第三届活动开启报名,借由15台一次性胶卷相机,有更多平凡又独特的珍贵瞬间等着被呈现。

△ 毛显光拍摄

“让我用相机反映大家的生活,那我觉得这张应该是非常美的”

在记录了第二届活动始末的纪录片里,阿猪把一台相机给到一对年过八旬的夫妻,嘱托他们多记录生活中的不同风景和时刻,不要一下就拍完。夫妻俩后来去坐公交,在等车的无聊间隙里,他们“咔嚓”,拍下了当时的马路。

梳理前两届的照片,内容基本是家及家周边,公园,经过的店铺,乘坐的公交,和友伴一起的娱乐活动,也即这些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50岁的舒鹏飞视角独特,拍下自己各个时刻的手,开车上班的手,浇花的手,做饭的手,练钢琴的手,炒股的手,“平凡的人凭一双手好好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平凡人生命的意义。”女儿后来看到照片对舒鹏飞的日常产生好奇,点开他QQ空间,看到他简短又频繁的动态:“走远点”,“再也回不去了”,“以十个俯卧撑为基数每天坚持做下去,为明年6月走川藏317作准备。”这次整理成的摄影集,舒鹏飞把它命名为“50岁憩息在18岁的床。”

△ 浇花的手。舒鹏飞拍摄

70岁的李红拍了很多不同年龄的女性。她称,我喜欢拍女性,到底是21世纪了,和我们50年代的感觉有很大对比,时代发展、衣服着装都不一样,我喜欢看到她们穿得很时尚,又有活力。

△ 公交上的年轻女子。李红拍摄

63岁的文捷频参加了很多老年大学的兴趣班,她想记录下老师和同学们热爱学习的样子,怕打扰大家上课只敢偷拍,拍得不太理想。有次十几个朋友约饭,她想记录,但“可能年纪来了,出门忘记拿”,她又回去取上相机,给大家留下两张合影。

她还说自己每天路过家附近一个菜市场都想记录下那种感觉,“为什么一直没有拍呢,是因为无所谓,我天天都能看到它,但因为你们给了这个相机让我反映大家的生活,我就觉得这张应该是非常美的。”

△ 文捷频在路上偶遇了一群幼儿园的小孩,“他们一路和我打招呼,我觉得他们真是太可爱了”

给女儿小时候拍下几十本影集的父亲重新拿起相机

鱼头(昵称)邀请54岁的父亲参加第二届,去拿相机的路上父亲表现抗拒,“他说我不想搞,是你硬逼着我来。”不过借由这次活动两人聊了不少天,她发现父亲以前给自己拍的照片比想象中多很多。幼时她爱表演,要求父亲贴紧跟拍,哪怕发脾气他也愿意。父亲把所有的照片和视频都整理进一个U盘,每张都有命名。这些整理基本停留在初中阶段,进入青春期的鱼头不愿意再配合父亲拍照了。

鱼头感觉这次父亲参与后其实很开心,因为父女俩可以难得聊天、一起出去玩,平时由于作息不同,两人常见不上。

△ 父亲给鱼头小时候拍的照片

59岁的参与者吴琦琳和女儿阿文都从事过和摄影相关的工作。吴琦琳曾做胶卷冲洗,在小小的暗房里,他借由许多知名摄影师的作品目睹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好风光;他也曾用三分之一的工资玩摄影,除了风光,小时候的阿文是他最重要的“主题”,关于她的影集有好几十本。

阿文毕业后,吴琦琳建议她去开影楼,给孕妇拍纪念照,既流行又有意义。阿文没答应,离家去了贵州。后来吴琦琳也会去看阿文和朋友策划的摄影展,但他觉得,“乱七八糟的,没有主题思想”。他有时拍了照片也会发给阿文看。阿文会回一句构图不错或者之类的,“但我其实不是很能理解到。”

这次活动有采访环节,阿文要问父亲为什么拍下这些照片,得到的答案让她感受到一些父亲的心绪。比如一张奶奶带孙子在沙滩上玩的照片,看起来平平无奇,“我就觉得没有什么感觉啊。然后他说,他看到这个,就想起小时候带我去沙滩玩的场景,觉得很温馨,就拍了下来。”

△ 吴琦琳拍摄

爷爷在去世不久前拍下这些照片

周力航邀请87岁的爷爷周海清参加时,爷爷以为是他老师布置给他的任务,一口答应。在整个拍摄期间,爷爷没问他任何问题,只是拍完后把相机还给他。就和小时候一样,爷爷会在他出门前默默把鞋子拿来放在他脚边,在他说想养小狗后,突然有天牵出一条小狗。

采访环节是通过视频电话完成的,爷爷很开心,他见老师也在场,一直夸赞和嘱托周力航,“谢谢他们对你的关心培养……他叫我参加我感到很高兴,说明他长大了。”

此后不久,爷爷生病住院。周力航18岁生日那天,一家人去医院看望了爷爷,随后去聚餐。爷爷在那天的某个时刻,离开了人世。

△ 周海清拍摄

周力航后来看爷爷拍的照片,都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小区里没有人走的道路,没有人用的健身器械,没有人聚集的凉亭,还有来父亲家拍下的,小区门口的“欢迎回家”。在这些照片里,周力航感受到一些微妙的情绪,他解读为爷爷从不会用言语表达的爱和思念。

△ 第二届摄影展的观众

目之所至:在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停留片刻观察

在向韶社区,每天下午有个固定时间,周边的爹爹娭毑会搬着小凳子从阿猪的店前经过,在一块坪地上聚集聊天。若发现阿猪的店里换了新展览,他们也会凑进来看,“搞了新装修啊,看看什么样?”阿猪小时候就生活在这样的社区氛围里,陌生人之间容易生出善意的亲近。

艺术空间在老社区里扎根的第二年,阿猪决定做点什么,以更贴近的角度呈现这些中老年人的固定日常,让“年轻人”走进他们的生活。摄影是她想到最有参与感的方式。

△ 第一届的作品在社区各个角落展出。阿猪供图

第一届的参与者,大部分是阿猪和朋友跑社区里吆喝来的。反响很好,很多年轻人在观展后,会对和家中长辈的相处有新的思考。第二届的开启便像完成一个被期待的约定,范围扩展到整个市区,许多参与者都是家里晚辈帮忙报名。最后呈现的内容有一些意外又不意外的部分——衰老和死亡。有一名参与者还没来得及拍摄就去世了。

△ 第二届展览摄影展。阿猪供图

阿猪和小伙伴将这些作品悉数整理、装订成精美的册子,让它们被更多人看到。册子被捧起打开后,常会伴随惊叹和夸赞。这也应该就是这个项目最大的回馈了。是公益性质,也没有多少知名度,“按大众化标准,它不算一个成功的项目。”

△ 第一届摄影作品里制成的小册子。曹祎设计,阿猪供图

但还是有一些更重要的意义,让阿猪延期快半年时仍集聚精力开启了第三届。正如活动主题“目之所至”:拍摄者呈现自己视野中的事物,观众来看这些被呈现的,以及大家回到自己生活中,可能会用来看待那些寻常事物的新目光。“现在的智能设备可能会给你制造很多唾手可得的东西,反而会让你失去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这也是我们选择用胶卷的原因,它有限,拍下的每一张都是珍贵的。”

△ 第三届招募海报

阿猪表示,此次招募仍是开放给长沙地区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长沙周边地区若有想参与者可以协商看是否可行。报名热线为15575942838,报名截至9月8日,15个名额招满即止。拍摄周期为21天至1个月。

潇湘晨报记者 吴陈幸子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