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祸根”被揪出?世卫组织列出10大早期征兆,看看你有吗?

发布时间:2025-03-20 16:40  浏览量:7

老年痴呆“祸根”被揪出?世卫组织列出10大早期征兆,看看你有吗?

“老李,你看到我的降压药了吗?我怎么找一圈都没找到。”张阿姨一脸焦急地询问老伴。

老李凑过来一瞧,不禁笑了:“老婆子,药不就在你手里抓着嘛。”张阿姨一愣,也笑了起来,但老李心里却犯起了嘀咕。

他注意到,这已经不是张阿姨第一次“忘事”了,前几天,她明明把钥匙放在门口的柜子上,却翻箱倒柜地找了半天,最后才发现钥匙就在眼皮子底下。

老李越想越不对劲,这不像是单纯的健忘,他决定带张阿姨去医院看看。

到了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说张阿姨这是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但好在发现得早,还有很多干预和治疗的方法。

老李听后,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稍微放了下来,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陪着张阿姨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问题愈发严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老年痴呆的祸根究竟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呢?

关注CQTV安全与法 成为养生达人

01

老年痴呆,可能是“吃”出来的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我国痴呆患者已经超700万,居全球首位,预计2030年将突破1500万。

患者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会毒害神经细胞神经元纤维缠结则会直接损害认知功能,而这些病变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

《BMC Medicine》研究证实:坚持地中海饮食(富含果蔬、鱼类、全谷物及橄榄油)可以降低23%的患病风险

相反,这4个不良的饮食习惯正在加速大脑衰老:

1、盐分超标

日均摄盐量超6克如同给血管“加压”,不仅会诱发高血压,更会阻碍脑部供血,促使淀粉样蛋白沉积,研究发现,高盐饮食者的患病风险可以增加1.3倍。

2、糖分过载

持续高血糖会“锈蚀”记忆核心区海马体,导致其体积缩小15%,就像给大脑认知功能“上锁”,即便代糖食品也会扰乱肠道菌群平衡。

3、油脂泛滥

红油火锅、糖醋排骨等重油饮食,会使得血液中坏胆固醇激增,血管内壁形成“黏稠淤泥”,这类人群十年内出现认知障碍的风险可能增加68%。

4、添加剂陷阱

含铝膨松剂、铅超标的松花蛋等食品,其中的重金属如同“脑部窃贼”,会穿透血脑屏障破坏神经传导,导致语言障碍的风险翻倍

02

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要知道

老年痴呆并非突然发病,早在症状显现前10余年,大脑就已经悄悄拉响警报。

《Front.Aging.Neurosci》研究显示,患者在确诊前11-15年就会出现认知异常,如果出现下面任一信号都应该警惕:

1.近事遗忘:刚放下的钥匙瞬间“消失”,却对三十年前的往事如数家珍,这种选择性记忆衰退如同大脑开了“记忆过滤器”。

2.技能丢失:突然不会用遥控器,煮饭忘记关火,熟练的生活技能如同“程序崩溃”。

3.语言短路:说话时卡壳停顿,把“电视机”说成“那个放节目的盒子”,像大脑词库突然“断线”。

4.时空错位:晴天带伞出门,深夜嚷着买菜,时间感知如同“乱码的时钟”。

5.判断失常:三伏天穿棉袄,寒冬披短袖,日常决策变得“不合常理”。

6.规划障碍:连去菜场先买肉还是菜的简单计划都难以完成。

7.物品穿越:老花镜藏在冰箱,存折夹在旧报纸,物品存放的位置越来越“魔幻”。

8.性情突变:温和老人突然多疑暴躁,像换了“第二人格”。

9.视觉迷宫:过马路分不清红绿灯,把镜子倒影当陌生人。

10.社交休眠:拒绝参加广场舞聚会,回避几十年老友见面。

03

4个好习惯,帮你远离老年痴呆

1、多吃蔬菜

美国研究发现,老年痴呆患者普遍缺乏叶黄素、番茄红素等营养素

每天吃够红(番茄/草莓)、橙(胡萝卜/柑橘)、黄(香蕉/菠萝)三色果蔬,补充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相当于给大脑建“营养库”。

2、适当午睡

麻省总医院证实,每天午睡30分钟可以激活脑部修复基因,降低23%患病风险,注意控制在1小时内,超时可能引发高血压。

3、经常上网

纽约大学研究显示,每天上网30分钟(比如学习手机支付、视频通话)能够降低50%患病风险

网络使用如同“认知防锈剂”,可以帮助维持大脑活跃度。

4、补充维生素D

加拿大与英国联合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日晒15分钟/每周吃3次深海鱼)可以降低40%风险,促进清除脑内毒素蛋白

老年痴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仅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积极预防,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痴呆的风险。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大脑健康,早发现早治疗,共同守护美好记忆。

外部推荐